目前,由於政務微博處於早期發展,缺乏相應的管理規範,同時由於政務微博的功能定位依然還是作為信息發布的平台,更多的是內容的單項傳播而非雙向交流,政務微博的活躍度整體不高,與公眾互動度較低。如果長期處於單向傳播模式下,影響力必然受到影響,甚至會由此產生負麵評價。2011年在被評出的政務微博的前十強中,重要的依據就是其互動性強,粉絲多,影響力大。
三、雙重場域的“博弈”力促政務微博保持相對平衡性
政務微博的平衡性,是現實政治場域和網絡文化場域作用的結果。它可以根據布爾迪厄場域的“他律性”和“自律性”原則進行分析。“他律性”原則是指以他律法則為導向的場域,產品自主性程度低,行動者必須服從外部勢力,而“自律性”原則的產品性質與行動者關聯度高,唯有特定作者才能產出特定產品。政治場域要求政務微博傳承傳統,具有自主性,而網絡場域則要求其顛覆傳統,不斷創新,具有他律性。
政務微博作為微博場域內的行動者,盡管擁有現實的政治權力,但在網絡語境的遊戲規則下,這種權力並不能直接轉化為話語權,相反,政務微博信息產品生產場域表現為他律性,政府信息生產場域喪失其自主性。因此,政務機構或官員的行動受到盛行於網絡場域中一般法則的支配。其成功與否,往往以是否獲得網友的認同和關注——通過爭奪網絡空間的話語的指標——點擊率來衡量。而在自主性原則中,政務微博生產、傳播政務信息是自主的,也就是依照自己所認定的行為標準,並沒有與其他場域能共通的合法性準則。一方麵,政務微博在話語表達、內容傳播和風格等方麵的顛覆,是他律性作用的結果,其目的是更加貼近網民的“慣習”口味,增強親和力,拉近與市民的距離,吸引更多“眼球”,增強傳播效果;另一方麵,政務微博還需堅持自主性,明確自身輿論引導、網絡文化構建等責任,保持得體、適度、分語境的原則,恪守政府特有的莊重與權威。
結語
政務微博所表現出的“雙重人格”特征既是不同場域、資本、慣習共同作用和影響下的客觀結果,也是政府機構敢於展現政府新形象、主動溝通民眾的實踐探索。一方麵,作為政務信息公開的平台、展現政府形象的新媒介,政務微博需要保持政治的莊重和嚴肅的傳統特性;另一方麵,政務微博日益成為服務公眾的新渠道、實現政民互動的新通道,需要輕鬆活潑,需要保持親民的麵孔。我們不能以二元對立的觀點看待“雙重人格”,要正確處理好不同語境下的策略運用,保持好平衡性,探索出政務微博從官方走向民間的新方式、新途徑,維護政府形象,與公眾有效互動,實現政務微博的功能。
參考文獻
①[法]布爾迪厄 著,許鈞 譯:《關於電視》,遼寧教育出版社,2000:46
②張洛甫,《微博的功能限度》,《新聞記者》,2011(3)
③http://baike.baidu.com/view/
2022121.htm
④相德寶、吳競禕,《政務微博的現狀與發展對策》,《新聞寫作》,2012(2)
(作者: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2010級博士研究生、《廣州建設》主編)
責編:姚少寶
實習編輯:李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