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自媒體語境下的體育受眾特征分析(3 / 3)

在自媒體語境中,這類現場受眾會充分利用自媒體帶給他們的便利,在接收現場信息後,馬上通過相關的媒介發表自己的看法,表達自己的情感,並同其他受眾和傳播者進行信息的交流和互動。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扮演的不僅僅是受眾的角色,在某種程度上他們也是傳播者——一種非正規的傳播者,他們將二次加工後的信息發送到自己的專屬媒介上,進行不定向的傳播,極大豐富了傳播的內容和過程。

例如在體育比賽中,很多現場受眾一邊看比賽的同時喜歡將比賽的精彩瞬間或者自己的看法發到微博上,微博的轉載和及時互動功能極大地加快了這種傳播的速度和效率,體育比賽信息的傳播不再是倍數增長,而是指數式的增長,這種模式不是簡單的線性模式,而是不規律的裂變式傳播模式。

②體育媒介受眾。媒介受眾則是指受眾是通過大眾媒介來獲取體育信息,如體育報紙、廣播、電視節目的受眾。體育媒介受眾是通過大眾傳媒塑造的擬態環境來接收體育信息的,這與現場受眾接收的體育信息最大的區別就是:現場受眾接收的體育信息中的自我意識先於媒介受眾接收的體育信息中的自我意識而存在,簡單地說,就是媒介受眾接收的信息是帶有大眾傳媒主觀色彩的,他們的自我意識是在大眾傳媒的主觀意識之後產生的。

在前自媒體時代,受眾作為分散的個體,在接收某個體育信息後,很少進行相應的互動交流,體育信息到達體育受眾後,體育傳播活動便基本結束。博客,論壇等自媒體的出現,延伸了體育傳播的範圍,體育媒介受眾在接收媒介信息後繼續進行傳播活動。

論壇的出現就是自媒體賦予受眾話語權的一個重要形式。以虎撲體育論壇為例,不久前美籍華裔NBA球員林書豪入選美國男籃集訓大名單,由於林書豪的華裔身份和之前的爆紅,消息一出,便引起受眾的強烈反應。虎撲體育論壇在NBA論壇,尼克斯專區中做了一個專題,並發起投票。網友們紛紛就此事發表自己的看法,一方麵他們在投票區裏以投票方式表達自己的觀點,另一方麵,他們在下麵的討論區裏各抒己見,並相互交流。這條體育信息的整個傳播過程,並不是到達受眾就結束。自媒體的出現使得受眾在傳播過程中的參與性和積極性增強,傳播內容和形式也得到了相當程度的豐富,這些在前自媒體時代是不可想象的。

結語

自媒體是媒介技術發展的產物,它的外延和內涵也將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而進一步深化。與此同時,自媒體語境中受眾在傳播過程中的地位和特征也將產生相應的變化。體育受眾在自媒體語境中所產生的心理和行為層麵上的變化在某種程度上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通過對體育受眾特征的分析,我們也可以了解到其他受眾在自媒體語境中的特點。媒介技術的發展,自媒體內涵的不斷豐富,都決定著受眾身份和地位的不斷變化,因此,關於受眾的研究也應該與時俱進,不斷深化。

參考文獻

①雷淩,《“自媒體”傳播形態對大眾媒介傳播的影響》[J].《現代企業文化》,2009(29)

②劉景東、孫嶽,《 淺議自媒體》[J].《中國信息界》,2011(3)

③周圖伽,《自媒體時代的“自”傳播特質研究》[J].《魅力中國》,2011(21)

④郭慶光:《傳播學教程》[M].中國人民出版社,2010年5月,(173)

(作者:武漢體育學院2011級研究生)

責編:姚少寶

實習編輯:李小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