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140個字符的限定使信息的碎片化和冗雜化成為不可避免的詬病。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人們對一件事的理性分辨。微博語境下的表達是一種淺性、即興、感性的表達,這種表達離我們的眼睛、嘴巴很近,而離大腦較遠;離感性很近,離理性較遠;離輿論很近,離思想較遠。⑤因此,意見領袖自身自律意識的培養對於微博的健康發展來說尤為重要。
結語
目前網絡媒體的發展還有待完善,微博這樣的自媒體在帶有諸多優點的同時,也不能避免其本身存在的多處不足。海量的信息伴隨大量的虛假信息,高時效的傳播卻成為網絡留言的利器。這不僅不能滿足大眾對深層次信息的需求,反而使受眾深陷信息的海洋,降低了分辨能力。⑥在網絡媒體尚未發展成熟之前,傳統媒體仍舊占據主導地位,傳播產業必須由傳統媒體與網絡媒體共同支撐。
傳統媒體在深度報道與精確性報道上相對於新興媒體有著悠遠的優勢。紙媒發布的報道、評論給廣大受眾提供了更加權威的信息,這一點是網絡媒體無法企及的。雖然不少門戶網站的新聞頻道在不斷嚐試各種新聞整合方式,但這更多隻是各種信息的堆砌,不能讓受眾做深層次思考。一定意義上,網絡媒體對傳統媒體的補充,更加增強了傳統媒體的生命力。⑦在“7·23溫州動車追尾事故”中,《南方都市報》以大篇幅報道該事件,同時配發社論:溫州動車追尾事故,直麵公眾質疑需要徹底。將微博上的幾種民意以理性的方式表達出來,給民眾一個合理的消除質疑的路徑,也是回應微博網友對於該事件的質疑。⑧微博賦予新聞以廣度,但是新聞的深度隻能依靠事實與理性來彰顯。紙媒大可以借助微博的優勢,尋求共贏的發展契機。
筆者認為,不管是網絡媒體還是其它新興媒體,其與傳統媒體的任務一樣是為了服務大眾、引導輿論,而這一目標必然是多種媒體共同作用形成的結果。⑨數字時代,中國的傳統媒體並不是消極應對新聞網站、戶外媒體等的挑戰。網絡媒體與傳統媒體的合作成了傳播業的大勢所趨。新老媒介的融合可以建立自上而下的多級傳播的傳播方式,既沿襲了傳統媒體的長處,又能發揮新媒體的優勢。從而實現傳播的交叉整合,對當今的輿論進行合理構建。
參考文獻
①秦偉,《3G時代的輿論格局變化與應對策略》[J].《理論學習》,2010(10)
②⑥⑦⑨楊靜,《我國網絡媒體發展的現狀、問題及展望》[J].《科技傳播》,2010(9)
③④劉社瑞、唐雙,《自媒體時代微博輿情演化與應對策略》[J].《求索》,2011(10)
⑤劉銳,《微博意見領袖初探》[J].《新聞記者》,2011(3)
⑧趙秉瑜,《微博時代傳統媒體如何在威脅中尋找契合》[J].《延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0)
(作者:安徽大學新聞傳播學院2011級研究生)
責編: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