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微博而言,其成功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對於公眾話語權的釋放。喻國明教授在其《微博的影響力》一文就曾經說到,Web2.0時代,誰能夠最大程度地激發用戶貢獻內容,對碎片化信息內容的呈現結構進行優化,對信息資源進行深度發掘、整合和利用,誰就有可能獲取說服和影響他人的能力。微博是一種新型的社交網站,通過這種無障礙的,及時快速的信息共享和交流,有助於社會成員建立共同的圈子,也通過彼此的溝通和交流消除誤解,消除分化,達成一定的共識。用戶通過彼此關注的共同話題和熱點,能結識到誌同道合的人,形成群體間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2、對傳統媒體的衝擊
以微博為新興媒介的自媒體時代的到來,改變了過去傳統媒體掌握信息源控製生態鏈的狀況,對傳統媒體產生了極大的挑戰。
隨著微博的廣泛使用,用戶越來越多的把微博做為發布和接受信息的首先平台。這種相對開放和自由的平台,對於社會精英和輿論領袖有很大的推動力,能促使他們積極的表達自己的觀點,草根用戶也能更全麵的了解事件真相,表達自己的觀點,最終形成強大的社會輿論,從而改變和監督傳統的處理方式。
近年來,草根媒體迅速發展起來。草根媒體顧名思義,就指相對於社會精英的普通大眾利用身邊最簡便的工具(如手機,DV等)建立一個屬於個人的信息平台,議熱點,挖真相,發聲音,展行動。草根媒體在2009年占到40%,2010年占到47%,2011年超過50%,互聯網正在把影響力賦予那些以前不具有影響力的人,使他們代表弱勢群體發出聲音。盡管草根媒體非科班出身,在專業性上不及傳統媒體,但這並不妨礙他們成為一支新興的強大的信息傳播力量和線索提供力量。許多傳統媒體走進到互聯網,走進草根媒體,與草根媒體積極的互動和交流。草根媒體已變成傳統媒體的新聞線人,密切關注的對象。從近年如果微博熱點新聞看到,草根媒體的報道或者爆料,經常會成為傳統媒體跟進報道的線索,也有越來越多的傳統媒體會直接轉載或借用草根媒體的報道。當然,我們也要認識到草根媒體並不能取代傳統媒體,成為主流力量,草根媒體在信息傳播過程中還是會存在信息缺失,虛假新聞,立場客觀,不偏不倚等一係列的問題。
結語
微博的興起,發展,壯大是時代發展的產物,是不可抗逆的趨勢。微博的廣泛應用對於社會和公眾以及傳統媒體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微博的發展,極大的釋放了話語空間,話語權出現“有增有減”的狀況:門戶網站及自媒體話語權有明顯的增強而政府部門和傳統媒體話語權明顯被削弱,微博引領的自媒體時代的發展,草根媒體興盛也改變了過去傳統媒體掌握信息源控製生態鏈的狀況,對傳統媒體產生極大的挑戰。但同時,網絡相對開放的空間,自媒體相對自由的傳播,都使得網絡存在大量無用,虛假的信息,這對於公眾從中獲取有用的信息,理性思考都增加了障礙。微博的負麵效應,也不容忽視,要加以控製,使之更好的為社會,為公眾服務。
參考文獻
①喻國明,《微博的影響力》,《國際公關》,2010(3)
②CNNIC,《第29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
③郭穎,《微博傳播的影響力及其發展分析》,《湖北社會科學》,2012(2)
④喻國明,《微博:影響力的產生機製與作用空間》,《中關村》,2010(4)
⑤吳茹雙,《微博對公民社會建構的影響探析》,《新聞世界》,2012(1)
(作者:均為安徽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學生)
責編: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