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狂歡背後的躁動
傳媒e時代
作者:賈寧
【摘 要】微博以其傳播速度快、表達自由等特點成為自媒體的代表。然而,在微博快速發展的背後也出現了一係列問題。本文探討了微博傳播中存在的問題及具體表現形式,旨在引起人們的關注和思考,使微博傳播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
【關鍵詞】微博 微博傳播 問題探討
一、微博的快速發展
今年1月16日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CNNIC)發布《第29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報告指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國網民數量達到5.13億;同時,這一年微博迅速崛起,使用人數達到24988萬人,比2010年的6311萬暴漲近300%,其增長率位列各類網絡應用用戶規模增長第一。此外,微博使用率在2010年僅占13.8%,而2011年該數據猛漲到48.7%,增長近6倍。微博逐漸成為中國網民使用較多的互聯網應用及獲取信息的重要途徑。
2010-2011微博用戶數及使用率①
以上數據說明,微博的使用人數增長迅速,人群範圍也越來越廣,它能夠自由獲取信息和發布信息的功能使其成為自媒體的代表。但微博在不斷表現出其強大的傳播優勢外,問題也一點點顯現出來。目前此方麵的研究還不多見,研究也不深入,所以本文重點論述微博在傳播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旨在引起人們的關注與思考,從而使微博在信息傳播上起到更為積極的作用。由於新浪微博目前在國內的使用人數較多,影響範圍較廣,故本文的案例都從新浪微博選取,較有代表性。
二、微博傳播中存在的問題
1、信息洪流與被動觀看
一直以來,微博因改變了傳統媒介傳播中的“傳受關係”而受到熱捧,正是由於人人都成了媒介,因而網絡信息量成倍增長,受眾在獲取有用信息的同時,必然會瀏覽到大量無關信息。而這種無意義的信息是被動進入人們視線的,使得受眾不得不看到它們。
微博的發博量每天有上億條,在如此巨大數量的衝擊下,我們必然要花更多的時間在海量信息中搜尋對自己有用的信息。這種無關信息源自兩方麵,第一是由於朋友之間的相互“關注”,每個朋友都會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喜好發布、轉載消息,這些信息中有部分必然是“我”所沒興趣的;第二,微博中的信息重複率很高 “我”會多次看到同一條信息。而這些信息都是被動的進入“我”的視線,占據了“我”的時間,但又轉瞬即逝。
所以從信息接受上來講,微博同電視、廣播一樣,受眾依然是被動接受許多信息,它們給網民造成了時間上的浪費。
2、微博的話語權
微博是以“能夠提供給每個人發聲空間”的身份得到人們的認可,由此它才成為眾民網絡的棲息地,特別是草根的狂歡之地。然而在微博中,到底誰擁有話語權,在對新浪微博做研究後,我們需要重新審視微博話語權的問題。
筆者研究了新浪微博的“風雲人氣榜”中排行前100名的博主(截至2012年4月4日),這些博主分屬11個類別。其中75%的是演藝、體育及媒體界的明星,這其中尤以演藝界為主,演員和歌星占據了較大比例。以前10位排名為例,除了排名第九的是NBA官方微博外,其餘全是演藝主持界明星的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