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都市直投報紙的定位與“一次售賣”模式(3 / 3)

《都市熱報》作為直投報紙的免費特性反映出我國當下的傳媒境況。除了發布信息,更重要的是生產受眾,報紙提供的信息內容對於廣告商、投資者來說是用來吸引受眾注意力的噱頭,信息成為廣告的附屬品。它的廣告也不同於其他傳統媒體上的廣告,它更具有針對性地選擇目標對象,有的放矢、減少浪費,提升實際關注度,減少信息傳遞過程中的客觀揮發,使廣告客戶效果達到最大化。

由於《都市熱報》是“一次售賣”,降低成本營運是關鍵:

1、控製發行數量

周一至周五發行8-10萬份,目標人群集中、高效,與傳統報紙的發行大不相同。收費報紙是通過廣告投入加發行量所得共同構成的盈利,而軌道報是免費發放,就很注重投放的位置及針對的人群,“重點捕撈”年輕白領。

2、減少派送發放人員

軌道報隻需工作人員適當分發或置於報架上,無需像傳統報紙為了配送到戶,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時間等。為了環保,《都市熱報》還在軌道站出口放置了回收箱,既避免資源浪費,也方便軌道族循環閱讀。

3、人才、資源後盾堅實

《都市熱報》是由日報報業集團和軌道集團強強聯手,老牌都市報晚報編輯出版,年輕精英團隊組建而成。他們更了解軌道族的心理狀態、目光焦點、追求喜好,更容易融入他們的生活,在輕鬆交流中就能發掘新聞線索。軌道集團的物質、場地獨家提供,壟斷了十年的重慶軌道市場。報業集團也投放一千萬給《都市熱報》運營,雖然一直盈利,一分未動,但此舉足以說明對其全力支持,解除發行出版的後顧之憂。

4、廣告分眾化投放

刊載廣告偏重房地產、文娛場所、餐飲推介、汽車、手機、家裝等,符合年輕白領的消費理念,適合他們的年齡階段、消費能力、消費欲望可吸引並引導他們去購買使用。例如一些與藥品、醫院相關的廣告就很少占用報紙版麵。

通過對《都市熱報》這份都市直投報紙運營模式的了解與探究,發現其存在的價值,對今後整個報業發展都是有建設性作用的。《都市熱報》自身也將不斷完善,真正深入人心,將文化滲透在報紙的內容、形式中,既能順應國家倡導全民文化自覺的趨勢,更能豐富軌道族們的內心世界。在將來不久能實現整合化經營,讓報紙推遲其消逝的腳步。

參考文獻

①王雲石,《中國DM雜誌的現狀及發展對策》,《編輯之友》,2007(3)

②聶靜紅,《試從免費報紙的生存空間談傳統報業的生存空間》,《河南社會科學》,2003(4)

③金濤,《〈地鐵報〉帶來了什麼?——瑞典免費報紙競爭策略及其發展趨勢》,《新聞記者》,2005(5)

(作者:西南大學新聞傳媒傳播學係2010級研究生)

責編: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