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萊斯特大學大眾傳播研究中心
萊斯特大學的大眾傳播研究中心在英國的媒介和傳播的教學和科研中也處於較為領先的地位。研究中心認為對大眾傳播的學習就是了解在複雜宏大的社會下傳媒的作用及進程。因此該中心的新聞傳播教育主張在廣泛的社會學科中汲取養份,比如社會學,政治學,心理學和文化研究等⑤。
目前,萊斯特大學大眾傳播研究中心設置了兩個本科專業:通訊、媒體及社會理學士(BSc Communications, Media and Society)及傳媒、社會學學士(BA Media and Sociology)。其碩士提供的專業有大眾傳播、全球化與傳播、新媒體與社會等。總體而言,萊斯特大學的傳媒偏向傳播學研究,在最近的幾年中,大眾傳播研究中心的研究包括媒介研究、電視和道德、廣播劇和健康教育、國際新聞、東歐電影、國際流行音樂工業、媒介和體育、編輯出版等等,引起了業內人士的廣泛關注。
從課程內容看,萊斯特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的研究政策是以基本的傳播理論為起點,輔助於比較、分析及調查等定量性研究方式,從而探討各項大眾傳播媒體的運作過程、傳播效果以及和社會文化的關係。⑥近年來,研究範圍已擴張至全球及傳播多元化領域。其傳播學教育希望學生不僅對媒體研究領域有深入的了解,懂得分析和研究,並且還能掌握在當今信息和媒介充斥的時代生活工作所必需的技能。
三、英國新聞傳播學教育現狀與特點
1、教學注重實用性
大多數學者都認為,英國新聞學課程最成功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實用性強。這主要是因為在英國的新聞傳播學教育中,就業導向一直很明顯,大多數新聞專業都宣稱他們與業界聯係密切,致力於培養滿足業界需要的畢業生。而掌握實用的新聞技能的最好辦法就是實踐,因此各個院校都不斷強調其專業的實踐性。
新聞學教育的實踐性從英國各傳媒院係的專業設置就已能窺其一二。謝菲爾德大學的新聞傳播學院研究生教育就按媒介細分了專業方向,如廣播新聞學、雜誌新聞學、網絡新聞學等,然後再根據專業方向設置不同的實訓課程。進入20世紀90年代後,數字技術的來臨使得英國新聞的教育工作也發生了一些變化。現在英國大多數新聞專業課上,學生們除了製作廣播電視節目、編輯報紙雜誌外,還要學習製作網頁。這些實踐課程使大多數英國新聞學學生畢業後都能自信地走上新聞崗位,勝任自己的工作。
不過,也有許多大學認為,僅有新聞實踐或是新聞教育對於本科階段的的學生來說是不夠的。因此,有些大學開設了雙學位課程,使學生在學新聞的同時,可以同時學習另一個專業如現代史、社會學、經濟學、心理學等。
2、教學手段豐富多樣
英國高校的上課形式除了最傳統的“老師講,學生聽”的課堂講座外,還包括了許多特色的教學方式,如研討會(workshop)、團隊合作(Teamwork)、講習班、小組輔導、個人輔導等各種形式。
課堂講座和國內大學上課形式基本相近。但英國的教育體係非常嚴謹,課程安排,課前需了解的資料,學校會預先通知學生讓學生準備。在學期開始前,授課老師通常會發一份課程說明,上麵有詳細的課程計劃,上課內容,考核評估方式等內容,而且每單元的課程後會附一份詳盡的閱讀書單,包括書、期刊、網絡資訊等。由於每堂課的信息量大,因此學生通常需要課前做大量閱讀功課。
英國的教學非常重視小班教學,在課堂上也多采用課堂討論的方式。由老師提出主題,學生圍坐在一起討論,大家輪番發表意見,沒有固定統一的答案。從謝菲爾德大學傳媒專業的討論議題中可以看出,議題更多的涉及到傳媒、經濟、文化、政治、社會、民族等多個領域,通過不斷跟進和討論,學生得以深化對事物的認識和理解。小班教學保障了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指導,並且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促使學生主動思考,同時也利於開闊思路,集思廣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