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歙硯在當代的價值轉移和開發策略初探(2 / 2)

第二層麵為硯雕文化。需要結合古歙州特有的區域文化及徽州傳統的雕刻技法來審視確定當代硯藝的審美。

第三層麵是加大與歙硯相關的曆史上精粹文人詩詞書畫文化。如蘇軾的《詠歙硯》、米芾的《硯史》、黃庭堅《硯山行》、紀曉嵐《閱微草堂歙硯銘》等等,在雕藝設計上更充分地拓展文化情韻與傳奇性的聯想空間。

二是技藝傳承問題

歙硯的雕琢,有濃厚的地域風格傾向和深厚的審美範式創造。歙硯曆史上以質為美的追求很突出,因而崇尚石質純淨、素雅動人,以傳神見長而實現神形兼備的目標。這一技藝內涵應該得到當代傳承並結合新文化予以發揚光大。

三是賞玩收藏價值

一方麵,由於歙硯的文化底蘊和工藝帶來的收藏價值;另一方麵,硯材資源的稀缺性導致的投資價值以及硯石本身珍貴性和觀賞性帶來的經濟價值。

三、歙硯的價值開發

價值再認識之後要有針對性地加大歙硯的價值開發力度。這當然是一種必然的態度選擇,但問題是如何去促進路徑與策略的形成。

歙硯文化的核心要素是傳承徽文化的重要載體。徽文化被稱為中國的三大地域文化之一,是儒家、釋家、道家文化的一個厚實的沉澱區,是中古以後中國傳統文化的經典活態樣本。

係統梳理和表達當代歙硯文化可以嚐試從三個方麵著手:從地質文化的角度來梳理和宣傳歙石的體係、綱目,讓更多人能從科學的層麵認識、了解和掌握歙石的品鑒方法;從技藝文化的角度來係統地梳理歙硯自成範式的雕刻技藝,一方麵便於傳承徽式文化遺產,另一方麵便於收藏家與觀賞者增加對雕刻技藝的認知度;從藝術文化角度,梳理古歙硯所表現的藝術審美和文化內涵,側重在挖掘和傳播附載於古代文房生活和當代藝術市場的審美與品鑒內容。

其次,不斷豐富歙硯承載的內容。發展完善硯雕技術,充實歙硯雕刻所表現的題材與體裁,增強歙硯雕刻的當代意趣和能融入當代審美係統的品位。

第三,加大對歙硯硯材的保護力度,按照珍稀材料控製開采與流通的原則。這樣做一方麵可以使不可再生的稀缺資源得到保護,另一方麵,可促使歙硯朝“精品化、藝術化、收藏化”方向發展,逐步扭轉改革開放以後珍惜資源泛市場流通製作的不理想局麵,這就迫切需要歙硯技藝文化的成熟分層。

最後,要利用現代化市場與品牌經營的思路,加大歙硯的市場係統策劃和運作力度。不斷加大傳統經典工藝產品徽文化範式延展性潛在價值的開發力度。

中華歙硯的發展史,是中華技藝文化史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在新時代得到繼承和發揚,將是中華技藝文化之幸事。我們期待,歙硯能夠在新時代裏續寫輝煌。

(作者單位:安徽省當代文房四寶研究所)

責編: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