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次交通肇事案中,微博發揮了推波助瀾的作用,5月26日18:16,深圳交警通過官方微博發表“剛剛獲悉,交警已對5·26特大交通事故肇事司機侯某辦理了刑事拘留!”,確定交通肇事者就是侯某,但是5月27日晚間新浪微博主“@眼袋兔兔子”發表的一條微博瞬間點燃了微博平台網友的熱情,微博中,這位網友稱“@瘋了lulu瘋了@_yo爺於5月26號淩晨三點零八分在濱海大道上一次車禍離開了我們,現告知所有認識她們的朋友,願她們一路走好,我們永遠愛你們。最後希望能揪出真正逃逸的肇事司機,還她們家人一個公道。”此條微博被轉載37888次,評論9368條。此微博一出,點燃了大眾對於此事件是“頂包”的猜想,微博上充斥著大量的猜疑和謠言。“在紛繁嘈雜的網絡輿論洪流中,質疑幾乎是所有網絡熱點事件引發輿論的起點。”⑤
但從另一個角度看,微博也是十分優秀的辟謠平台。突發性事件爆發後,權威機構、傳統媒體、專業人士等可以通過微博平台第一時間發布準確信息、辟除謠言。5月28日,深圳交警通過官方微博和傳統新聞發布會公布數個視頻片段,證明侯某就是肇事者。從警方公布的視頻來看,侯某確實存在較大嫌疑,但是警方的視頻證據為網友質疑,認為此視頻是後期PS過的,並有視頻專業的網友對視頻中的漏洞進行了解釋,加劇了網友對警方的不信任。5月29日,深圳交警再次公布更為清晰的視頻,並公布跑車車主照片。深圳警方通過公布清晰視頻和車主沒有任何受傷痕跡的照片緩解網友之前的對立情緒,從公布車主照片的行為來看,深圳警方能及時發現網上民意,並迎合網友需求,從而有利於爭取網友的支持。5月30日,深圳警方不僅通過傳統的新聞發布會向新聞媒體出示新的證據,並且將肇事司機DNA鑒定書發布至官方微博上,應對“頂包”謠言。
4、微博和傳統媒體的互動傳播
在事件傳播過程中,微博與傳統媒體呈現互補互助的關係。微博成為信息源,並且使事件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事件,但是傳統媒體的介入是必不可少的。雖然對於危機事件的傳播,網絡媒體大有取代傳統媒體的勢頭,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傳統媒體在信息發布權威性方麵還是大大高於網絡媒體,傳統媒體在關鍵時刻發出了權威的聲音撇清不實傳言,進行正確的輿論引導。
在此次事件傳播中,深圳交警在5月28、29、30日分別召開三次新聞發布會,邀請傳統媒體對於此次事件進行報道;6月2日,央視新聞頻道《新聞調查》對於此次交通肇事案進行係統梳理,對於廣大網民的質疑一一作出了回應,這在很大程度上抑製了謠言的傳播,正確的引導輿論的發展方向。
參考文獻
①祝華新、單學剛、胡江春,《2011年中國互聯網輿情分析報告》[EB/OL].(2011-12-23)[2012-06-21].http://
yuqing.people.com.cn/GB/16698341.html
②何曉閩、王立,《發揮微博在突發事件傳播中的效能》,《軍事記者》, 2012(1):44-45
③謝耕耘:《新媒體與社會》,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1:21
④葉璐,《微博中負麵情姥傳播分析》,《今傳媒》[J]. 2012(2):54-55
⑤吳廷俊,《新媒體時代中國輿論監督的新議題:網絡揭黑》,《現代傳播》,201l(1)
(作者:河南理工大學建築與藝術設計學院廣告係助教)
責編:姚少寶
實習編輯:李小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