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析規模化養殖的環境汙染及對策(1 / 2)

淺析規模化養殖的環境汙染及對策

畜牧獸醫

作者:吳繼峰

[摘 要] 農村養殖業的快速發展使得潛在的畜禽養殖帶來的汙染和殘留問題日漸凸顯,隨著科技的發展和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加而越來越突出,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發展畜牧業必將會受到限製,在低環境汙染條件下生產安全畜產品將是未來畜牧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關鍵詞] 養殖 環境汙染 分析 對策

[中圖分類號] X71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4)05-0265-01

目前,隨著規模化畜禽養殖業的迅猛發展,畜禽養殖帶來的汙染和殘留問題日漸突出,畜禽廢渣(畜禽糞便、畜禽舍墊料、廢飼料、散落的羽毛等固體廢物)、病死畜禽及汙水、惡臭氣體等養殖業終端汙染物得不到無害化處理,既汙染生態環境、土壤、空氣、水源等,同時還孳生了大量的蒼蠅、蚊子、蜢等,影響了人們的身體健康和正常生活,同時也製約了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本文將從養殖場汙染物的概況和治理對策兩個方麵來對規模化養殖的環境汙染進行簡要分析。

一、規模化畜禽養殖的環境汙染概況

1.主要汙染物。規模化畜禽養殖業產生的汙染物主要有糞便、汙水、臭氣三個方麵。根據測定,一頭生豬日排泄糞尿量6公斤,1000羽肉仔雞每天糞尿的排泄量在160公斤左右,此外,在養殖過程中,還存在著衝洗圈舍等其它潛在的水質汙染源,如糞池排糞道、舍外儲糞池及病死畜禽處理區等,這些場所隻要一下雨,都會有大量的汙水產生。同時,養殖中產生的硫化氫、氨氣等刺激性氣體及其它非常難聞的氣味散發到空氣中,嚴重汙染了周圍居民的生活環境和生活質量,更有甚者,筆者曾經看到報紙上介紹在國外有奶牛場奶牛放屁引起火災的新聞報道。由此可見,對於養殖業的汙染物我們應該加以高度重視。

2.汙染物的主要危害。一是對水質的汙染:汙染物除了嚴重危害人類用水外,高濃度的畜禽有機物排入江河湖泊中,造成水體富營養化,使水生植物大量生長,而使對有機物汙染敏感的水生生物逐漸死亡,嚴重影響了水產業的發展。尤其是在沿海地區,有的養殖業主將汙染物排放到海裏麵,使得海產品的數量和質量嚴重下降。據有關資料顯示,90%的畜禽場周圍的河中魚類瀕臨滅絕,有機汙染十分嚴重。畜禽糞便汙染物不僅汙染了地麵水,其有毒、有害成分還易滲入到地下水中,它可使地下水中溶解氧含量減少,水質中有毒成分增多,嚴重時使水體發黑、變臭,失去使用價值。二是對土壤的汙染:由於畜禽糞便中殘存的銅、鋅、砷等微量元素在土壤中過量集聚而造成危害。當土壤中砷酸鈉達到40mg/kg時,水稻減產50%,達到160mg時,水稻不能生長,灌溉水中砷濃度達到20mg/kg時水稻顆粒無收;當土壤中銅、鋅分別達到100-200mg/kg或100mg/kg以上時可造成植物中毒。筆者曾經看到有少數的雞場周圍常被雞糞或汙水浸漬的地方草木不生,地麵以下50cm深的土壤都呈黑色。三是對人畜的危害:一旦水土受到汙染,有害物質會在農產品中殘留,最終通過食物鏈危害人類和其它動物。同時,由於糞便的處理不當,使得養殖場周圍是臭氣熏天,既對人類的生存環境、人體健康、人口素質造成不良影響又使畜禽機體抵抗力下降,影響生產性能的充分發揮,極易造成動物疫病的發生和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