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科技信息服務滯後
誌丹縣的科技服務網絡在養殖人員中的作用不大,縣裏的畜牧科技人員嚴重短缺,沒有充分發揮出依靠科技進步提高草畜產業生產能力的潛力。在新品種、新技術的推廣應用上,單項的、局部的多,常規的、一般性的多,高新的、具有重大開發意義的、係列配套的技術和科研成果少,從而影響了草畜產業科技含量和經濟效益的提高。
4.開發資金嚴重不足
誌丹縣雖然進行了以科技為主導的研發生產,但是科技推廣中投入的投資比重仍然偏低,某些新品種以及新技術的引進和推廣工作受到嚴重阻礙。該縣為了鼓勵草畜業的發展建設,縣政府采取一事一議的辦法,在土地、稅收、基礎設施配套等方麵給予支持。但是有出現等待省市財政投資的現象,對草畜業的發展投注的資金不足。
5.市場建設不夠完善
誌丹縣羊絨牛肉的銷售途徑單一,產品流通不暢,縣城和集市已建立的草產品交易市場較少。沒有特定的畜產品生產集中區,運銷實體和販運戶不足。
三、發展措施
1.調動養殖戶積極性,擴大基地規模
近年來誌丹縣草地數量和養畜數量有所下降,其根本原因是農民養畜的積極性不高,進行產業開發的動力不足。因此,要推動草畜業的發展,必須要有集體意識,擴大養殖規模,以養畜業為基礎,堅持以“羊、牛”為主的生產格局,養牛羊的主攻方向不變。
2.加強龍頭企業的建設和管理
在“大規模、大帶動;新技術、新產品、新機製;多種成分、多種經濟組織並存”的要求下,集中人力物力財力,加強對飼草料和畜產品加工的龍頭企業的建設。爭取成為技術水平高,經營機製新,規模效益好,市場覆蓋麵廣的經濟組織。加強品牌效應,把發展草畜業和品牌戰略相結合,發揮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建設一個產業鏈,產創建一個品牌,深入對周邊產品的開發,從主產品到副產品,爭取全都有涉獵。
3.建立健全防疫檢疫體係
隻有保證植物檢疫和動物防疫的順利進行,草畜業才能健康發展。認真貫徹執行國家的有關法規,做好防禦和檢查,嚴防牧草和動物疫病被帶到縣裏並且傳播開來。一旦發現疫病,要及時采取處理,防止疫病的擴散。對主要的畜禽傳染病采取提前防禦,降低其發生的可能性。畜牧、工商、衛生等相關部門要緊密配合,做好養殖場,屠宰場和銷售市場的檢疫工作。
4.提高草畜業的科技含量
依靠科技進步,加強實用性的技術的培訓和推廣,大力發展生產力。推廣新型牧草的種植,引進優良品種,改良生產技術,對草畜產品進行深加工。隻有掌握了核心技術,優勢和特色加工項目才能得以突破。利用牛羊糞製作新產肥料,是高品位的生物有機肥料,順應生產綠色無公害產品的社會需求。
5.建立合理的投資機製
合理化的投資機製的建立,有利於產業發展的多元化建設。縣政府要發揮引導作用,製定相關政策,加大對產業的扶持。發揮農戶投資的主體作用,通過政策扶持,宣傳和帶動等形式,鼓勵農戶們大力發展草畜業,增加投資,擴大產業規模,推動發展。研究國家的投資政策和導向,抓住對縣裏的草畜業發展有利的機遇,爭取項目支持,推動產業發展。
四、結語
對於誌丹縣草畜業的發展,應該正視存在的製約因素,在不斷發展中完善自我。堅持貫徹十六大“三步走”戰略,立草為業,舍飼養畜,在保證質量的情況下達到利益的最大化,保持草畜業的活力,帶動全縣的經濟大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學功. 芻議草畜產業的現狀、製約因素和發展措施[J]. 養殖與飼料,2010,07:80-81.
[2]旦增.當雄縣草地畜牧業現狀及可持續發展對策[D].甘肅農業大學,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