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加強牲畜品種改良
1.提高畜牧業質量效益,要在穩定牲畜數量提高牲畜質量與效益人手,樹立起以質量為根本,以效益為中心,商品率以及牲畜個體產量和畜產品質量等效益指標來衡量畜牧業發展水平的全新觀念,並通過大力實施牲畜品種改良,疫病防治,努力向優質、高產、高效方向發展。第一根據不同畜種的繁育特性,合理確定畜群內部基礎母畜、後備母畜和種公畜比例,通過保優淘劣加大出攔,形成基礎母畜比重高、周轉率高、持續發展的畜群結構。第二完善良種繁育體係建設,提高牲畜良種化程度,提升牲畜質量和效益。進一步調動農牧民的品種改良積極性,推動牲畜品種改良工作快速健康持續發展。第三要依法加強對種畜禽的生產、經營和管理。認真貫徹落實《畜牧法》等法律、法規,嚴格實行種畜建檔立卡,並納入網絡化管理軌道。嚴格落實畜禽資源保護製度,規範種畜禽的生產、經營和管理,完善種畜生產、飼養、引進、銷售等主要環節的跟蹤服務。
五、營養結構
1.隨著社會需求、經濟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結構已發生了很大變化,傳統的豬肉需求量越來越少,對山羊,牛肉為主的草食牲畜產品需求量逐年增加,肉食結構逐步轉移到以高蛋白、低脂肪、無汙染、無殘留為優勢的山羊肉上來。羊、牛肉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糖份、低膽固醇的優點,羊肉所含的亞油酸對保護人體健康有重要作。
2.利用微生物資源。植物、動物、微生物,三大類生物構成了生物循環主鏈,其中植物是生產者,動物是消費者,微生物是轉化還原者。畜牧業活動主要是對植物和動物資源的開發,種草養畜轉化為肉、奶、毛、皮等產品,增加農民收入、增加市場需求、實現草食畜牧業一條龍的可持續發展。
總結
根據我縣草食畜牧業發展及冬閑地種草養畜的實際,積極宣傳種草養畜,抓好科技培訓,加強技術指導,搞好示範工作,做大做強畜牧產業。發展畜牧業是我縣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條件。是維護威寧縣恢複植被,綠化環境生態平衡的自然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切實發揮草畜平衡責任主體的作用,提高農民對種草養畜平衡的認識,牧草是牲畜的飼料基礎,草地是草地畜牧業的基礎,兩者密切相關,相輔相成,加強農業基礎地位,創造環境、完善政策、是推進畜牧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是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的戰略舉措。
參考文獻
[1]《貴州農業實用技術全書》劉支勝 劉振業主編 貴州科技出版社1997年5月。
[2]《畜牧學概論》李建國主編 中國農業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