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與產量關係密切的產量因子相關性分析 有效穗、穗平均總粒數、實粒數、結實率和千粒重,這些產量構成因子中,若都能取得顯著性正相關,就能獲得高產。但這些產量因子中存在著互相矛盾,又能在一點條件相互協調的統一。經分析,這些產量構成因子中,以有效穗和穗粒數與產量都構成正相關。,說明能否豐產關鍵因子在於提高有效穗和穗粒數。結實率與產量的關係成不顯著的負相關,千粒重與產量的相關性也不顯著。因此,五優613的豐產途徑主要靠提高群體質量的同時,又要能實現強健的個體以達到總穎花量大而實現高產的目標。
二、五優613拋秧高產栽培的主要就是措施
上文分析了五優613拋秧栽培的產量構成因子的貢獻。從而可以探索到實現五優613拋秧栽培的主攻目標應放在主攻多穗的同時,又要追求個體強健以實現穗足穗大而奪取高產。因此,技術措施圍繞多穗大穗進行。
1.培育適齡矮壯秧
五優613在大埔早造一般全生育期125-128天左右,晚造110-115天左右。拋秧栽培矮壯秧的具體要求是:莖部扁平,葉鞘粗短,葉片烏嫩含氮量高而不披垂,白根多而且粗壯,清秀無病蟲。秧齡早造20-25天,葉齡5-6葉,晚造12-15天,葉齡4-5葉。具體做法是:每畝用種1-1.25kg,塑料秧盤50塊,播前曬種、浸種、消毒。苗床用優質塘泥或菜園土,疏播勻播,每穴2-3粒。早造尼龍薄膜保溫半旱育秧,晚造播後用遮光網保護,保持秧盤濕而不浸。秧田施肥1-2次,拋秧前施好送嫁肥,並及時防治病蟲害的發生。尤其是晚造育秧期間立針後就要用藥防治葉蟬、稻飛虱傳播病毒病。2葉期後要嚴控螟卵入田。
2.合理密植、優化群體質量
五優613分蘖力偏強,上文已分析得知,該組合豐產與有效穗相關最顯著,苗數與有效穗數的相關關係極顯著,尤其是植後16天內的早發苗,成穗率極高。為此,到達到多穗奪高產的要求,必須要拋足基本苗,合理密植的標準是中上地力土壤每畝拋足1.6-1.8萬個泥團秧,中下地力土壤每畝拋足1.8-2萬個泥團秧,每畝有4-5萬基本苗。
3.以多穗大穗為目標、抓好水肥管理
水肥管理措施應圍繞多穗大穗這個中心,達到旺群體,健個體的目標。采用測土配方施肥的成果,施足氮磷鉀肥及微肥。高產栽培一般每畝施足氮12-12.5kg、磷3.5-4kg、鉀9-10kg。具體做法上采用施足基蘖肥,巧施壯穗肥,前中期的氮肥比例為基肥40%、促蘖肥15%、壯蘖肥25%、穗肥20%.基肥中每畝有機質肥800-1000kg,並施30kg的碳銨及過磷酸鈣25kg作中上層肥。拋秧後4-6天施促蘖肥,12天後施完壯蘖肥。穗肥在拋植後40天施下,每畝用24-7-19的配方肥10kg或尿素5kg,氯化鉀6kg。
水漿管理采用泥皮水拋秧、淺水回青、貼皮水促蘖,活水養根、及時露曬、適時控苗。拋秧後15天左右,每畝達到18.6-20萬苗時,就要及時露田。幼穗分化期要複水,實現行間竭灌溉,水層及濕潤交替,抽穗期要建立水層,灌漿期實行幹濕交替,盡量使白根露出田麵,收獲期5-7天斷水,切忌過早斷水防止早衰。
4.防病除蟲滅鼠保豐收
病蟲鼠害的防治要以預防為主,綜合防治。要結合病蟲害的預測預報,選用對口農藥及時防治。我縣的病害主要有稻瘟病、紋枯病、細菌性條斑病或白葉枯病、稻曲病。蟲害主要有三化螟、稻縱卷葉稻飛虱等。
參考文獻
[1]程永盛、廖耀平、陳粵漢等:優質高產中熟雜交水稻新組合五優613(j)、雜交水稻、2014(1)、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