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遙遠的夢(2 / 2)

“老師你去哪兒?”

“是不是被欺負了?我們給校長寫信,懇請你留下。”

年輕的孩子們用他們的思維理解著這個世界,而我卻不能用同類的語言來回答。我無法回答他們的問題甚至不敢看那一雙雙眼,隻有轉過頭,看著教室外麵盛開滿樹的芒果花,掩飾自己不夠淡定的表情。這滿樹花兒三五個月後便會碩果累累,而我的夢想似乎永不會有實現的一天了。

後來離開學校,但與學生、同事的聯係卻沒有斷。有時候同事會給我說說單位發生了什麼事或者生活上的煩惱;有時候學生會向我谘詢一下課業或送來問候;如今不知不覺就過去了三年,當初的大一新生如今就要畢業了。於是想到了當初自己的畢業時光。

當年畢業的時候,有幾份工作放在我眼前。我清楚地知道,選擇了不同的工作便選擇了不同的生活甚至是人生,而我選擇了做一個大學老師。關於大學應該是什麼樣,很多人有不同的想法,對我而言,我更希望自己能像個農夫或者園藝師,每天辛勤地耕耘,按照每棵作物的需求,傾注情感地去培育他們,然後讓他們自然地壯大。可惜這隻是我一個美好的夢想,並不能得以實現……

聊以自慰的是,最近從前的同事對我說,我走後,學院的變化很大,很多誌同道合的年輕同事都擔任了領導職務,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如果你還在,那其中一定也有你。”他說。

我笑笑沒有回應,但是我想這總歸是一個好的訊號,或許那逐漸離我遠去的夢想,不再那麼縹緲了。

窗外,雨還在下,不過天已經放晴了。或許與我們工作中不太重視兒童文學有關,一部兒童文學作品的出版與成人文學的一部長篇小說出版其社會影響力自然不可同日而語。即使是大學畢業後從業的青年作家,他們所麵臨的工作壓力很大,且與老同誌處於不同的壓力係數下,此時動員他們投身文學創作,尤其是兒童文學創作,究竟能為他們帶來什麼?這是他們一定會問的問題。所以抓好兒童文學作家隊伍的培育更新,的確是一件難度相當高的工作,但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新近出版的《兒童文學》創刊五十周年紀念文集《時光傳奇》一書中我有一文寫到:“在漫漫的曆史長河中,人的一生,真的隻是短暫的一瞬。在兒童文學界,說實話,我沒當過‘青年作家’,因為我剛一露頭便已是中年了,而且又很快進入了老年的行列,現在我都已是年近八旬的老翁了。何況疾病又使我行動不便,但在社會上卻還被稱為“兒童文學作家”,想想真有點不好意思。在北京,有一群像我這樣已進入老年行列的兒童文學作家,有感於這支隊伍的後繼乏人,所以就曾戲謔地說,長此以往,兒童文學是不是該稱作“老童文學”了?但我不悔,今天,我更想到:我在,國在,就有夢在。心中有夢,想象無窮。隻要有這個夢在,就不論年紀大小,隻要想到為了億萬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那兒童文學這個色彩繽紛的夢還是應當堅持做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