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閱讀本來就是一種教育。在當代文化多元共生,空前繁榮的大好時期,兒童文學的教育性應該是滲透於審美本質的肌理之中的,人類普世的人生觀、價值觀與世界觀,是我國近三億少年兒童急需獲得的教育與濡養。而這一切除政府提供的最好的教育之外,課外閱讀(尤其是閱讀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也是一個重要的補充。我們已經有了一支很好的年輕的兒童文學作家隊伍。隻是這支隊伍不太整齊,這或許與他們正在成長中有關,也或許與我們工作中不太重視兒童文學有關,一部兒童文學作品的出版與成人文學的一部長篇小說出版其社會影響力自然不可同日而語。即使是大學畢業後從業的青年作家,他們所麵臨的工作壓力很大,且與老同誌處於不同的壓力係數下,此時動員他們投身文學創作,尤其是兒童文學創作,究竟能為他們帶來什麼?這是他們一定會問的問題。所以抓好兒童文學作家隊伍的培育更新,的確是一件難度相當高的工作,但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新近出版的《兒童文學》創刊五十周年紀念文集《時光傳奇》一書中我有一文寫到:“在漫漫的曆史長河中,人的一生,真的隻是短暫的一瞬。在兒童文學界,說實話,我沒當過‘青年作家’,因為我剛一露頭便已是中年了,而且又很快進入了老年的行列,現在我都已是年近八旬的老翁了。何況疾病又使我行動不便,但在社會上卻還被稱為“兒童文學作家”,想想真有點不好意思。在北京,有一群像我這樣已進入老年行列的兒童文學作家,有感於這支隊伍的後繼乏人,所以就曾戲謔地說,長此以往,兒童文學是不是該稱作“老童文學”了?但我不悔,今天,我更想到:我在,國在,就有夢在。心中有夢,想象無窮。隻要有這個夢在,就不論年紀大小 ,隻要想到為了億萬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那兒童文學這個色彩繽紛的夢還是應當堅持做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