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秦始皇(2 / 2)

再是官職:中央設丞相、太尉、禦史大夫。丞相有左右二員,掌政事。太尉掌軍事,不常置。禦史大夫是丞相的副貳,掌圖籍秘書,監察百官。

丞相、太尉、禦史大夫以下,是分掌具體政務的諸卿,其中有掌宮殿掖門戶的郎中令,掌宮門衛屯兵的衛尉,掌京畿警衛的中尉,掌刑辟的廷尉,掌穀貨的治粟內史,掌山海池澤之稅和官府手工業製造以供應皇室的少府,掌治宮室的將作少府,掌國內民族事務和外事的典客,掌宗廟禮儀的奉常,掌皇室屬籍的宗正,掌輿馬的太仆等。丞相、太尉、禦史大夫與諸卿議論政務,皇帝作裁決。

秦王朝建立的這套中央集權機構的政權機構,以後一直被曆代王朝所仿效。其中漢代的“三公九卿”,基本上是照搬秦製。

再是驛站製、書同文(文字)、度同製(貨幣)、車同軌(車輛形製)、行同倫(禮儀)、郡縣製,都是文化統一的一個體係

從百度詞條中可以看出:13歲即王位,39歲稱皇帝,在位37年。中國曆史上最偉大的政治家、改革家、戰略家、軍事統帥。首位完成中國統一的秦朝的開國皇帝,秦始皇建立皇帝製度,中央實施三公九卿,地方廢除分封製,代以郡縣製,統一文字和度量衡,北擊匈奴,南征百越,修築萬裏長城。把中國推向了大一統時代,為建立專製主義中央集權製度開創了新局麵,對中國和世界曆史產生了深遠影響,奠定了中國。千餘年政治製度的基本格局。被明代思想家李贄譽為“千古一帝”。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統一六國。

而主要成就則寫著:掃滅六國,統一海內,廢分封,立郡縣,創立皇帝製度,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南平百越,北卻匈奴修建萬裏長城。

有次可看出,秦始皇並非什麼暴君就算暴了,也是生活所逼,也是亂世逼得。可他卻有著一個為他累積資本的母親,這是他稱霸的前提。

而秦始皇在人們的印象之中最出名的,當然還是他對於長生不老的追求,當然,這也是任何人的願望,也是中國曆代皇帝所求的,最後秦始皇死在沙丘,有人說是隕石上寫著“今年祖龍死”然後就掛了,而另一個說法則是在他第五次巡視天下(公款旅遊)時死的,雖然在位期間與自己的長子扶蘇理念不和,但還是希望兒子可以接替皇位,而最後如何,我就不說了,都知道。

秦國在曆史上可以說是之最,但同時也是最悲,曆經三代皇帝,延續不超百年,可以說是曆史上最短壽的朝代之一。

至於真實的秦始皇如何,可以看一下程步寫的《真秦始皇》,當然好壞與否,取決於你們的態度,而不是我。

ps:本人對儒家並無太多惡感,以後會寫儒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