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農村金融為失地農民再就業服務的對策(2 / 2)

三、通過支持中小企業間接促進失地農民就業

創業本身蘊藏著很大的風險,個人對風險的偏好不同和承受能力不同以及個人的文化層次不同,導致創業盡是少數人的選擇。大多數人寧願選擇不冒險,有一份穩定的工作。而對於失地農民來說,保證受益更關鍵。找一份穩定的工作就成為預防失地農民貧困的最好辦法。絕大多數失地農民具有強烈的就業意願。但是,相當一部分企業隨著技術水平和資本密度程度的提高,對勞動力的需求減少,並且我國屬於勞動力富餘的國家,就業難是社會麵臨的嚴峻問題,逐年嚴峻的就業形勢使得很多高學曆人才轉向中小城市、中小企業就業,甚至不惜從事體力勞動。而失地農民的就業機會因為自身素質和知識結構的局限主要集中在對勞動力需求較大,對技術水平要求不高的中小企業。中小企業大多資金來源單一,技術力量落後,發展不景氣,在市場經濟的夾縫中生存。導致失地農民工資性收入就沒有保障,就業崗位不穩定。加大中小企業的金融支持,有利於促進中小企業的發展,從而為失地農民就近、就地轉型創造機會。所以,金融機構要不斷創新信貸支持機製,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支持力度,特別是要支持農業龍頭企業和加工企業的發展,促進企業對失地農民的就業吸納。對農民來講,失地意味著收入、資產、權利和地位的改變,經曆的是一次經濟和生活上的劇烈震蕩,一直以來維持生計的農耕生產體係被摧毀。新的謀生方式的建立不僅可以解決經濟上的後顧之憂,還可以穩定失地農民心理上因失地產生的心理巨變。通過支持中小企業間接促進失地農民就業,可以解決一大批失地農民的就業問題,進而使得經濟社會的發展得以穩定。

參考文獻

[1]中國人民銀行西安分行課題組.對金融支持失地農民再就業的調查與思考[J].中國金融.2004(16).

[2]戴碩.下崗失業小額擔保貸款應惠及失地農民[J].金融博覽. 2010(07).

[3]劉莉亞.金融支持農村城鎮化建設的探討[J].河北金融. 2007(01).

[4]王慧博.失地農民市民化社會融入研究[J].江西社會科學. 2011(06).

作者簡介:畢博(1979-),男,陝西西安人,西安市雁塔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合規管理部經理,中級職稱,碩士研究生學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