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完善農村正規金融機構改革,培育多元化農村金融主體和多層次的金融市場機製
除了放鬆農村金融市場準入之外,還要根據農村金融的需求特征,對現有的正規農村金融機構進行改革和重組,整合現有農村金融機構的功能,培育多元化的農村金融主體和多層次的金融市場。首先,加快推進農村信用社產權製度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結構。農信社可以多種組織形式存在:一是在經濟發達的農村地區,建立農村商業銀行;二是在經濟較發達和次發達地區,建立合作銀行;三是在經濟欠發達地區,大力發展真正的合作金融。其次,強化農業發展銀行的政策性職能,進一步增加支農專項貸款,拓寬支農再貸款發放範圍。再次,深化農業銀行改革。農行未來發展仍要處於農村與城市業務並存的局麵。在服務“三農”的政策補償及配套機製建設方麵,國家應從財稅政策及資金支持上給予適當風險補償,運用市場機製引導農行為“三農”服務。實行財政專項補貼。運用財政杠杆,建立對農業信貸投入的補償機製,在銀行商業化與地方經濟發展政策間謀求平衡。
(三)逐步放寬利率約束製度
農村利率市場化是指政府放鬆和取消對利率的直接管製,由農村資金供求雙方自主確定利率的數量結構、期限結構和風險結構,以達到資金優化配置的目的。但在我國,由於農村金融體製發育仍不健全,完全的利率市場化,會導致農村利率波動失衡,影響農村金融體製的健康發展。所以,在我國農村應逐步推行市場化的利率,使正規金融機構的利率水平上升、適度放寬信貸管製,激勵正規金融機構增加資金供給,是解決農村正規金融機構資金供給不足的有效途徑。同時有利於降低非正規金融機構的利率水平,解決因正規金融機構信貸管製造成的部分非正規金融機構利率虛高,促使農村利率達到統一,使農村市場的實際利率真實的反映農村資金稀缺程度和供求狀況。因此進一步放開農村正規金融機構的利率管製,資金供求雙方根據法定利率為基準,實行風險和交易費用加成定價方法,充分發揮利率的資金配置作用。放鬆農村金融市場利率管製,實現利率在宏觀調控下的市場化,是培育農村金融競爭性市場、重構農村金融體係的重要過程,是農村金融深化的基本思路之一。
(四)創新金融產品,提高金融服務質量
各類金融機構應該深入研究農村金融的發展規律、農村經濟的發展特點、農戶和農村企業對資金需求特性,進行體製機製創新,開發貼近農村經濟發展需要的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為農戶和企業提供安全、便利、質優價廉、多樣性的金融服務和金融產品,提高金融服務質量,滿足農村經濟發展對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的多元化需求,為農村經濟的協調可持續發展提供資金支持。創新業務管理流程,不斷增強風險管理能力。優化業務流程、簡化信貸手續、降低信貸成本,提高經濟效益,推出一係列包括貸款、承兌、貼現、信用證、理財、谘詢、網上銀行等綜合性服務產品;加強各金融機構之間的合作,進行優勢互補,最大限度地發揮各金融機構在農村經濟建設中的作用。
(五)建立健全農村金融的保障體係,完善農村金融風險分散與轉移製度
建立合理有效的保障體係,能夠分散與轉移農村金融風險,進而促進金融機構的發展,使金融機構可以持續增加對農村經濟的信貸投放。健全農業信貸風險保障機製,引導農村保險與農業信貸相結合,建立聯係機製,共同解決經營風險和農民投保的承受力問題。
1.建立農業保險機構。建立以農業保險為主的政策性農業保險專門機構,完善政策性保險機構的發展模式、管理體製、運行機製、簡化理賠程序,逐步推進政策性農業保險機構和保險業務的快速發展。鼓勵商業性保險機構開展涉農保險,建立支持農業保險的政策體係,將農業保險納入農村政策扶持體係。對農業保險業務稅費予以減免優惠,允許其在稅前列支農業保險準備金,對經辦農業政策性保險的機構適當減免所得稅。
2.完善貸款擔保體係。加快製定和完善農村信貸擔保體係的建設,大力發展農村信用擔保中介組織,建立政府扶植的、多方參與的農村信貸擔保機製。可以嚐試建立地方政府、企業和其他社會資金共同組建農業擔保公司或擔保基金,為農村中小企業和農戶融資提供擔保。針對農村貸款缺乏有效抵押物的現狀,應結合農村經濟發展的特點,積極探索和開展農村抵押擔保製度創新。
3.加強農業立法、改革農業製度。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陸續製定了大量的農業和農村方麵的法律法規,初步形成了有法可依的局麵,但也由此造成政出多門、效率低下的局麵。為此,我們需要一部專門的農業法律,以推動農業產業化生產,從根本上改變我國落後的農業製度。同時,也必須製定《農業保險法》,明確我國農業保險的政策性,以法律的形式規範政策性保險的經營主體、受益主體及相關的權利和義務,特別是要明確政府在開展農業政策性保險中應該發揮的作用和職能,準確界定農業政策性業務和商業性業務的範圍。其次,完善有關政策性農業保險的法規、法則、條例,要以立法的手段保證農險保費的全社會籌集,保證稅務機關或政策性農業保險機構依法追繳保費的權利。
參考文獻
[1]施文藝,李衛斌.新農村建設的金融體係探討[J].特區經濟.2009(07):162-164.
[2]申維娜,孟彥軍.我國農村金融現狀與改革思路淺析.當代經濟,2009(02):86-87.
[3]成思危.改革與發展.推進中國的農村金融[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完善貸款擔保體係.
[4]冀賀強等金融抑製背景下農村金融體係的構建[J].河北理工大學學報,2009(04):61-63.
[5]李旭東.農村金融的現狀以及原因探究.金融保險,2009.
作者簡介:梁雯(1975-),女,山東榮城市人,碩士,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