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潁川之行(3 / 3)

“郭奉孝尤勝子房,若得之,勝過十萬帶甲雄兵。家境貧寒卻不自艾,吾當求之。”若說諸葛亮是小心謹慎,算無遺策,那郭嘉便是棋行險招,突其不意。郭嘉也是我認為唯一一個能與諸葛亮相抗的人。跟諸葛亮比智謀,天下少有人能與之一較長短,隻有不按常理出牌,才能有勝算,而郭嘉當為其中翹楚。

“餘者雖有良謀,未得盡數,然皆不若二者也。”徐庶這話也算中肯,餘者如荀攸,荀堪之流,或可稱一時人傑,但畢竟算不上頂級謀士了。但徐庶隻說到了理政與鬼謀,卻沒言及統兵。謀士相對來說還比較容易找,真正難得的是文武兼備的帥才。如諸葛亮,周瑜,司馬懿,徐庶等等等等。

“元直還忘了一人,亦堪稱當世之絕。”

“哦?將軍試言之。”徐庶卻被我沒來由的一句話說的有點不知所以。

“徐庶徐元直,文武兼備,乃是不可多得的帥才。更兼熟通八門金鎖陣,此陣可敵百萬大軍也。當今世上,又有誰能與之媲美?”我這話可能言過其詞,但事實確實是諸葛亮,周瑜,司馬懿等現在還是小屁孩。薑維,鄧艾,陸遜等還沒有出生。所以說徐庶文武兼備,堪稱當世第一,也不算太過誇張。當然,前提是我不計算在內,畢竟我是後事穿越過來的,不在其列。

我這話聽在田豐沮授耳裏,覺得我是在故意討好徐庶,未免有點言過其詞。孰不知,綜合來講,他們真和徐庶有著不小的差距。參讚軍機,臨陣出謀或可與之媲美,但若真說道統兵打仗,田豐沮授就毫無勝算了。但徐庶聽了我的話就不是這種想法了。他欲入仕途久也,但每每都碰壁而回,或是不被重視,又何時聽過別人給他這麼高的評價?他雖然自詡人傑,但久未被重視過的他,已經有點心灰意冷。此時聽到我這般言語,也怎能沒有種得遇伯樂的感覺?心中感動莫名,但表麵上還是沒起多大反應,隻是愣了片刻神。又道,“不知將軍誌在何方?”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我想我說的夠明白了。徐庶也不是那種對漢室死忠的人,所以我才敢明言意在天下。

“將軍意欲何為?”

“天子冊封強為漁陽太守。或言東北苦寒之地,非英雄用武之所,其實強則不以為然。亂我幽冀著,莫非關外胡夷,若得命世之臣為之守,外掃蠻夷,內事耕織,兼有關外產馬之利,此誠天賜異寶也。修葺政務,整頓軍備,以待天時。若天下有變,則揮軍南下,亦無後顧之憂,免卻腹背受敵之苦。北地民風剽悍,兵強而馬壯,無往而不利也。”徐庶能不能為我所用這就要看我勾畫的這幅藍圖對徐庶是不是有足夠的吸引力了。

“如此庶願拜為主公,為主公宏圖偉業,以盡綿薄。”自從我請他進來的時候他便知道我招攬的意思,更兼後來對他的稱讚表明自己對他的重視,是不是投靠我,就隻能由他選擇了。幸而他最重還是沒能按捺住誘惑。

“主公,郭奉孝出身貧寒,雖有大才,然在書院卻也隻是外院書童,此時正不得誌。庶願為主公求之,其人素有大誌,想必定願出山,助主公一臂之力。”

郭嘉麼?我當然得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