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先是見到我出來,神情一愣。而後聽到我邀之共坐,便知我心意。當下也沒有拒絕,有心想看看我是怎樣的人,便道:“如此叨擾將軍了”
與田豐沮授相見畢,二人初觀徐庶,身形竟似有幾分武力,眼神也透露著幾分睿智,就是當不當得主公的大賢之稱?二人在看徐庶,徐庶又怎不是在注意我三人。為首一人,龍行虎步,挺拔偉岸,一看就是一員猛將,但卻不是那種有勇無謀之士。聞歌而知雅意,做歌而招賢才便充分說明了這一點。言談自若,舉止有禮,乃是不可多得的英雄人物。旁邊兩人,衣著言語,亦皆透露著智者之風。此三人是何方人士?潁川未曾聽說過有這般英雄啊。
彼此間的第一印象都算不錯,剩下的就看脾性是否投機了。
“先生貴姓?恰聞先生做歌,想必也是博學多才之士。不知為何不為朝廷出力,卻在這裏兀自空歎?”雖然我覺得他很可能就是徐庶,但畢竟沒從他口中證實,於是問道。
“在下單福,潁川人士,常年在外求學,今特回來省親。因年齡見長卻一事無成,故有所歎,倒讓將軍見笑了。”
“徐庶,自元直,潁川人士,少好擊劍,為友殺人,逃奔江湖數年,後從學荊襄。今學成歸來,卻不敢以真姓名示人乎?”單福便是徐庶,既然肯定了他的身份,我便直接點破了他。這是也我跟自己打的一個賭,他聽我說出真相,會有兩種反應,一種是認為我蓄謀已久,也就是說剛才和詩是事先預謀好的。如此則難免會有著道的感覺。另一種反應便是會認為我消息靈通,神通廣大,不所不能。試想,連幾年前發生的事都了如指掌,而且事隔多年,竟一眼就能認出他來,這需要多大的能量才能實現?這種情況也是我期望見到的。隻有給他看不懂摸不透的感覺他才可能為我所用,如果我能被他一眼看穿,相信他心裏也會輕視於我,更別說跟隨我了。
身為主公,就應該有時刻讓屬下好奇,或是憧憬的東西,他才會一心為你所用,如果他都沒了追隨你的理由,那這主從關係也便沒有維持下去的能力了。當然我跟自己打這個賭也並不是絲毫沒有把握,即便是第一種情況,他也可能會認為是我重視於他,才會調查他的出身。畢竟誰都不希望自己的屬下有著見不得光的前身。如此,相信徐庶也會感於我的知遇而為我效力。
“嗬嗬,將軍神通,在下佩服。不知將軍此來潁川,所為何事?”徐庶也沒有在這個話題上多做糾纏,隻是輕輕帶過,便點入了正題。反倒是田豐沮授二人絲毫插不上嘴,聽我二人言語似是舊識,卻又明明不認識,我們兩個人之間的啞謎他們終究還是猜不透。
“潁川人傑地靈,賢才輩出,或參軍機,或為王佐,皆有不可多得的大才。在下幸蒙皇恩,得封郡守,不日上任。亦恐力有不逮,功業淩遲,故今特來潁川尋訪賢才,以為臂助,以期不負皇恩,不負一方百姓也。還望請教先生,當今潁川,誰為大才?”
“荀彧荀文若,經天緯地,治民理政,無出其右。”他首先推薦的便是荀彧,荀彧也確實稱得上是頂級幕僚,更兼擅長搞內政後勤,是不可多得的大才。
“荀文若堪比蕭何,若得之,勝過十年軍資用度。然其家世顯赫,當為朝廷肱骨,料必不為我所用。”
“郭嘉郭奉孝,熟讀兵書,更兼鬼謀,乃是不可多得的謀臣。”其次徐庶便提到了郭嘉,也是我此行的重點目標。荀彧不是我不想得,而是得不到。我思想過於叛逆,而荀彧世食漢祿,忠漢思想過於突兀。即便我有幸能邀其出山,想必也不能盡心為我出力。與其如此,還不如把目標放在其他人身上。曹操當年便是因為自稱魏王而遭到荀彧的極力反對,而後荀彧便鬱鬱而終,我又怎能得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