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哈甫

饕餮新疆

作者:陳漠

盛夏,這些冰塊看起來都讓人覺得舒服。它們斜放在鐵皮條盆上方的特製鐵架子上,邊融化,邊等待鏟取和食用。

這是一個彤紅的攤位。清晨的太陽照在紅布頂棚上,紅色的光芒又映照在下麵鋪蓋在長條桌上橘黃色的膠皮上,桌麵上則是碎冰塊、冰激淩、碗勺和玻璃杯等物什。

在7月暴烈的陽光下,由於紅色頂棚和橘黃色桌麵彼此呼應,瑪麗亞姆的這個道哈甫攤位顯得酷熱難當。仿佛一個火星,就足以使這裏的空氣燃燒起來。但正是這種看似灼熱難耐的場景和氛圍,卻使其間晶瑩透亮的冰塊和一塵不染的冰激淩及酸奶子,呈現出了一種驚人的純淨與清涼。使人忍不住想去接近它,以及品嚐和吸納它。

在天邊無際的塔克拉瑪幹沙漠邊緣,在阿克蘇市依幹其農貿市場的這個道哈甫攤位上,此刻,18歲的維吾爾族女孩瑪麗亞姆正專心經營著自己的刨冰生意。她青春如虹的身影在顧客眼前穿梭,醉人的芳香飄出去很遠。

也許,聰明的瑪麗亞姆和姐姐阿依仙古麗精心營建了這麼一個熱烈如火的豔麗氛圍,營建了一種清涼的渴望和熱。讓陽光和水同在,冰與火交融。換個說法,就是她們適當地激發起每個人強烈的清涼願望,然後又恰如其分地提供了這種涼。結果,來者滿意而歸,經營者喜笑顏開——大家皆大歡喜!

瑪麗亞姆攪動水瓢,用力把冰碴翻攪幾下。稀裏嘩啦!這種清晰、安寧和雅致的冰塊撞擊聲,聽得人神清氣爽,心花怒放。

她把這些冰塊倒進一個敞口的花邊瓷碗裏,加放了幾勺酸奶,就翻攪起來。碎冰塊再次在白瓷碗裏發出清涼而清脆的嘩啦聲。之後,她從大冰塊下麵的鐵皮條盆裏舀了一大勺冰水澆在碗裏的冰塊酸奶上。最後,又加放兩勺冰激淩在碗裏,遞給客人。

剩下的生活,就該交由每個顧客自己來享受了。左手端碗,右手執勺。一邊攪動冰塊,聆聽那種天使般的嘩啦聲,一邊享受熱豔中的涼爽和香甜。

最重要的還在於,你可以衝口品嚐出去年冬天的味道及河水的味道。

瑪麗亞姆家住阿克蘇市阿依庫勒鎮。每年冬天,她的親人都要請村裏的壯巴郎幫忙五六天。他們開著能坐二十多個人的拖拉機,把阿克蘇老大河邊緣地帶的冰挖運到家裏,砍鋸成冰磚,用草繩捆住,堆放在後院的地窯裏。

地窖深挖在3米以下的地方。窖頂厚實,密不透風。窖底則鋪墊著很厚的幹菖蒲。數千個重約百斤的潔淨冰塊,將在這裏一直被窖藏到盛夏8月。

河冰,這些掩藏在後院深處的巨大冰涼!它們既是鮮活而清潔的生命物質,也是瑪麗亞姆一家人的生活依靠和希望。它們從冬天窖藏到夏天,也把冬天的溫度和記憶帶到了夏天。

每天清晨,瑪麗亞姆和姐姐準備好冰塊和酸奶、冰激淩,由姐夫阿不來提江開著拖拉機行駛一個多小時,把她們運送到30多公裏外的阿克蘇市,開始其道哈甫經營。

道哈甫在漢語中是酸奶刨冰的意思。

如果覺得這種酸奶刨冰吃起來還不過癮,瑪麗亞姆一家人有時也會摻些名叫西仁的糖汁,做成薩讓道哈甫,意思是傻子刨冰——吃得人們清涼爽口得不知道說啥才好——跟傻子一樣!

維吾爾語的西仁是甜蜜的意思。比醬稀,又比漿稠,是用半幹的葡萄、蘋果、甜瓜及瓜皮搗爛悶釀而成的黏汁,酸甜可口,味美無窮。其醇厚香甜是白糖單一的甜味永遠無法比擬的。

冰激淩則由牛奶、奶油、蜂蜜、西仁和冰塊,放在手搖式冰激淩機中攪拌冷卻而成。歇外特是把沙棗熬成湯,用紗布濾去渣子,放涼後摻入冰塊而成。這些傳統的夏日飲品清涼解渴,韻味綿長,南疆維吾爾族居民人見人愛。

一個由兩個男人才能抬起來的大冰塊,可掏挖出三四百碗冰碴。每碗道哈甫賣一塊錢,一茶杯冰激淩賣五毛錢。這樣算下來,瑪麗亞姆姐妹倆一天平均可賣500元錢。路過攤位的時候,很多人都忍不住停下來,坐在長條木凳上,用木勺攪動冰塊,吃一碗瑪麗亞姆的道哈甫。似乎吃完這碗道哈甫,就聯通並觸摸到了冬季,心裏變得踏實而安寧,再熱的夏天也不害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