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拯救國產電影?
賀歲檔突然逆轉,市場低迷的讓很多人措手不及。其實市場已經出現了拐點,連續幾年的粗放式增長模式走到了盡頭。眾所周知,由於國產電影保護政策,把進口大片趕出賀歲檔。
進口大片集體缺席
前幾年賀歲檔同樣也沒有進口大片,但市場照樣火爆,電影市場吃的是院線增長和新增觀眾的紅利。但終於到了臨界點,紅利消失。沒有進口大片,一部分觀眾幹脆不進電影院。國產電影因為難以獨撐大局,所以賀歲檔低迷是必然的。
市場已經變天了,但很多人都沒發覺,還是樂觀地認為市場會持續高速增長下去。甚至認為“市場拐點論”是危言聳聽,並認為市場起起落落是常態,不必太過焦慮。其實這次拐點跟普通的市場起伏大不一樣!它是趨勢所然。趨勢,就像雪崩爆發一樣,任何不願意改變的人和力量,都會在雪崩麵前被毀滅,被市場邊緣化。
沒有人能打敗趨勢
中國可能沒有機會像美國一樣,達到4萬塊銀幕了。影院其實已經是供應過剩,全國平均上座率不到15%,而美國是30%左右。也不能簡單推理說美國有4萬塊銀幕,中國才2萬塊,所以最起碼還可以增長一倍。中國可能沒有機會像美國一樣達到4萬塊銀幕,半路就被新技術給革命了。
這幾年越來越多的十四五歲的年輕觀眾(00後)新增進來,成為觀影主力,他們對以前那些給中年觀眾看的電影類型不感冒;20歲左右的年輕觀眾(90後)自身欣賞水平在提高,他們這幾年被國產電影啟蒙以後,迅速投入好萊塢大片懷抱;在線售票讓檔期的作用弱化,賀歲檔淪為暑期檔和春節檔之後的三流檔期,其實檔期變得平均是市場成熟的表現!
電影院未來幾年,恐迎來倒閉潮
這兩年其實隨著房地產的全國泡沫破滅,電影院失去了輸血機製,大多數院線將處於虧損的邊緣,由其是那些靠租房的電影院線。僅靠票房收入無法支撐高昂的房租和人工成本,所以如果沒有足夠的優秀片源,這麼多院線會迎來倒閉潮!影響最大的就是那些非核心商圈的電影院,上座率更是低的可憐,尤其是白天的時間經常出現整個影廳一兩個觀眾的局麵。
現在電影院線已經嚴重的供大於求,而電影優質內容卻供應不足。國產影片質量提升速度遠遠低於觀眾欣賞水平的提升速度,而高質量的進口大片供應嚴受到限製,並且好的檔期還排不進去。目前中國每年隻有34部分賬大片和20部批片。
在稀缺經濟的情況下,利益集團可以坐享這種壟斷的各種好處。這或許對國產影片票房保護是件好事,但是卻傷害了市場和觀眾的選擇權。尤其對商業院線來說絕對是一個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