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企業實施全麵預算管理的探討(1 / 2)

企業實施全麵預算管理的探討

管理錦囊

作者:唐力群

【摘要】全麵預算作為企業管理的一項重要手段和有效機製,在企業的經濟轉型,資源的有效配置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做為提高企業競爭力和經濟效益的重要內容之一,全麵預算管理在實際應用中還存在不少差距。本文從實施全麵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出發,探討解決方法,促進全麵預算能得到有效貫徹。

全麵預算管理是市場經濟下的計劃管理。實施全麵預算管理是一項複雜的係統工程,它是企業產權製度改革下投資者與經營者的必然選擇,是企業實現全麵控製的一種有效機製,也是企業強化經營管理、增強競爭力、提高經濟效益的一項長期任務。在現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廣泛的應用。

一、全麵預算管理的意義

全麵預算管理是按照企業製定的發展目標,層層分解於內部各經濟單元,以一係列的預算、控製、協調、考核為內容建立的一整套完整、科學的數據處理係統並自始至終地將各個不同的經營目標同企業發展戰略目標聯係起來,對其分工負責的經營活動全過程進行控製和管理,並對實現的業績進行考核與評價的內部控製會計管理係統。其重要性在於:

(一)是企業發展戰略有效實施的基礎。企業發展戰略的實施主要通過財務戰略的落實來實現,而財務戰略實現的有效途徑之一就是推行全麵預算管理。可以說,全麵預算管理的過程就是企業戰略目標的分解、實施、控製和實現的過程。

(二)是高層管理者全麵履職的標誌。全麵預算管理能使高層管理者的職能逐漸集中於對資源的長遠規劃和對下級的績效考核上。全麵預算能夠細化企業戰略規劃和年度經營目標,使高層管理者對企業在不同階段的發展目標了然於胸,也使各經濟單位的業績評價有了明確的依據。

(三)可以合理分配資源,強化內部控製。全麵預算管理的核心在於對未來行動的事先安排。它通過對內部管理流程的規劃,使企業各種有限資源重新得到合理的配置,並在過程中發現管理不足和漏洞,進而強化內部控製,降低日常經營風險。

(四)加強成本費用控製,降低運營成本。全麵預算讓各責任單元有了明確目標,將成本費用的控製分解為部門和員工的共同責任,提高了部門和員工降本控費,完成預算指標的自覺性,進而降低總體運營成本。

(五)促進信息化建設,提升管理水平。全麵預算需要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結合的過程,企業內外的各類信息通過預算得以協調溝通,通過全麵預算使企業內部信息的網絡化管理、高效率應用找到了切入點,促進了業務、管理、財務信息係統的共享與協調利用,從而加快企業信息化管理係統的建設,全麵提升基礎管理水平。

二、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

全麵預算管理采取事先預算、事中監督、事後分析的方法,能實現企業對內部各單元整個生產經營活動的動態管理,可操作性強。但實踐中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現在:

(一)認識不足導致預算與企業發展戰略脫鉤。全麵預算管理與發展戰略息息相關,是逐步實現戰略規劃的重要手段。而不少企業認識不到戰略規劃的重要,往往流於形式或與實際脫節,造成企業核心競爭力和發展願景止步不前。由於對未來的管理目標模糊不清,編製的全麵預算通常過於重視企業的短期行為,忽視對長期目標的管理,影響全麵預算作用的充分發揮。

(二)全麵預算鬆弛使業績評價不科學。由於企業全麵預算管理在執行中看似“全麵”而實際不全麵,往往重視費用預算而忽視資本預算,業務預算又與瞬息萬變的市場相差較大,導致指標的有效性差。在運用其進行薪酬考核、績效評價時往往缺乏科學性,使得人們對預算抱著“幹得好不如算得好”和“靠天吃飯”的態度,特別是按照預算完成情況為“數字遊戲”付酬時,會造成適得其反的後果,給企業經營帶來資源配置不合理、信息傳遞失真、掩蓋存在問題、挫傷員工積極性等多種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