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建築工程造價預算管理存在問題與科學控製分析研究(2 / 2)

二、規範建築工程造價預算管理的要點分析與科學控製

1、加強建築工程招投標的監管力度,進一步完善市場經濟

建築工程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要加強對執法隊伍的管理,不斷提高執法人員的業務素質,完善監督機製。很多政府投資為主體的業主單位都有自己的服務單位庫,沒有進入該單位的企業庫就無法承接該單位的項目,形成小圈子,小氣候,甚至可以規避招投標,采取企業庫內部邀請招標方式。相關行政主管部門應加大對這些規避招投標行為的處罰力度,增加違法成本,促進建築市場的進一步向社會開放。嚴厲查處非法掛靠行為,維護公共安全。建築工程招標投標包括設備、材料采購招投標和施工招投標兩個方麵,通過招投標建設單位選擇施工單位或材料供應商,這對項目投資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2、加強建築工程造價預算從業人員的管理

在我國的各個行業裏都會存在有職業資格證的人不會做,會做的人沒有職業資格證,建築工程造價預算行業裏這種現象也很普遍,考證隻是為了領取注冊掛靠費,建築工程造價預算成果文件隨便找個人簽上執業章裏的名字再加蓋執業章就形成有效文件,至於簽名的真假沒有人會考究,很多建築企業還會強行扣留執業人員的執業章,不用本人同意就會被簽名被蓋章。要加強人、章合一的管理,行政主管部門或協會在加強檢查建築工程造價預算成果文件的同時也對簽名的真實性進行核實,並對采用虛假簽名的建築企業處以一定的懲罰措施。

3、學習、引進國外先進的建築工程管理模式

我國現行的招投標製度設計、施工、監理招投標活動都是各自獨立進行的,這使得參與建設的相關單位無法發揮各自的優勢為工程項目提供更好的服務,分開招投標也使得建築工程費用增加。目前國外比較流行的且相對成熟的建築工程管理有工程施工管理模式(CM)、設計-建造模式(DB)、設計-采購-施工模式(EPC)、項目管理模式(PM)等,學習國外先進的建築工程管理模式,尋找適合我國國情的管理模式並推廣。目前我國已經有些地區在一些建築工程項目當中率先推出了建設工程項目設計施工一體化招標模式,為減少各個單位之間的推諉、扯皮現象及促進建設市場健康發展而進行的有益嚐試。

綜上所述,由於建築工程項目的特殊性,建築工程項目造價預算動輒上千萬或過億,且建造完成後交付使用壽命較長,所需資源巨大,且占用資源時間較長,建築行業也是浪費社會資源最大的行業,因此應當進一步增加政府對工程管理的透明度,加強建築工程管理,節約社會資源,從而實現環保、節能、可持續發展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