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衛太子(2 / 2)

征和元年(公元前92年)十一月,天子養病甘泉宮,江充上奏天子聖體違和乃是巫蠱作祟,天子即命繡衣使者水衡都尉江充治巫蠱之獄。由此,血腥的長安巫蠱之變一發而不可收。江充先收捕衛太子的姑父丞相葛繹侯公孫賀、太仆公孫敬聲父子,衛太子之妹諸邑公主、陽石公主,太子的表兄長平烈侯之子衛伉。

征和二年(前91年)春正月,丞相葛繹侯公孫賀、太仆公孫敬聲父子下獄死,公孫氏被滅族。其後諸邑公主、陽石公主、衛伉也被誅殺。太子之宮有多人也被牽連入獄,太子妃李姒之兄-太子衛率李禹下獄死,故浞野侯-太子少保趙破奴被滅族。

江充又指使胡巫向天子進言:“未央宮內有巫蠱之氣。”天子命繡衣使者水衡都尉江充、光祿勳按道侯韓說、禦史章贛、黃門蘇文搜掘未央宮。在皇後衛子夫統禦的未央宮內,一千二百名中都官徒隸挖地三尺,大肆挖掘,尋覓著所謂祝詛的木偶;挖掘漸次蔓延到皇後衛子夫居住的椒房殿,還有太子之宮也未能幸免。掘地縱橫,觸目驚心,太子之宮和椒房殿內連安放床榻的平地都不可得。最終,江充找到了所謂祝詛天子的木偶和巫禱的帛書,尤其以太子之宮中最多。

奸佞小人步步緊逼,衛氏戚族已經誅殺殆盡,唯餘皇後和太子兩宮。可是祝詛天子的木偶和巫禱的帛書一出,連尊貴的皇後衛子夫和太子劉據都難以獨善其身。下宮之難已發,申生之冤、扶蘇之禍在所難免。當年天子的長兄臨江閔王劉榮被廢太子後,身陷詔獄含冤自殺,如今的太子劉據即將步其後塵。而皇後衛子夫,即使步皇後陳阿嬌的後塵亦不可得,長門宮久已荒棄,皇後被廢將無容身之地。

秋七月壬午(初九),太子劉據不勝其忿,得到皇後衛子夫支持之後,征發宮中廄車載射士,開啟武庫,調集長樂宮南軍衛士。太子劉據派門客矯詔收捕繡衣使者水衡都尉江充、光祿勳按道侯韓說、禦史章贛、黃門蘇文。繡衣使者水衡都尉江充被擒獲,被太子劉據親手斬殺,妖言惑眾的胡巫都被燒死在上林苑中。光祿勳按道侯韓說抵抗太子門客的收捕被殺,受傷的禦史章贛和黃門蘇文逃到了甘泉宮,向天子奏報太子叛亂。丞相澎侯劉屈氂張皇失措,棄丞相印綬,隻身逃到甘泉宮。天子大怒,責令丞相澎侯劉屈氂率軍平亂。

太子劉據矯詔赦免長安中都官囚徒充軍,又派長安囚徒如侯持節,征發長水校尉和宣曲校尉屬下胡人騎兵,但被侍郎馬通斬殺。太子劉據親自前往北軍營壘,召見北軍護軍使者任安,下令征調北軍屯士;但是北軍護軍使者任安受命之後,閉營不出。太子劉據不得已,征發數萬長安市民編為什伍。

丞相軍和太子軍在長安城血戰五日,死者數萬人。橫門前橫死,雍門後雍塞;東市、西市死傷枕藉,血流禦溝,渠水為之變色,昔日萬國來朝的京師長安恍若沙場鬼域。以子抗父,本就無所憑依;以臣拒君,更是師出無名。民間紛紛傳言“太子謀反”,軍心、民心皆已氣沮,太子的軍隊大勢已去。

秋七月庚寅(十七日),太子劉據兵敗,南逃到長安城覆盎門。封鎖城門的丞相司直田仁憐憫太子,縱放太子出逃。據說丞相澎侯劉屈氂因此要斬殺田仁,被禦史大夫暴勝之苦勸方解。後來天子得知之後怒叱丞相,丞相司直田仁被腰斬,禦史大夫暴勝之惶恐自殺,北軍護軍使者任安以坐觀成敗之罪,被同時腰斬。暴怒的天子還下令:太子的門客突入宮門者,全部誅殺;追隨太子起兵者,以謀反罪滅族;長安南軍吏士和庶民被裹挾加入太子軍助戰者,全家流放涼州敦煌郡。

www.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