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人衛壁長歎一聲,說道:“天子本就子嗣凋零,如今隻有燕王、廣陵王、昌邑王、鉤弋子四子。聽聞廣陵王剛猛好武,不是人君之才;昌邑王乃是李夫人子,如今外戚貳師將軍海西侯戰敗投降匈奴,李氏一族身敗名裂,昌邑王必然不得儲君之位。當下惟有燕王和鉤弋子,燕王年長但無寵,鉤弋子年幼但鉤弋夫人盛寵;而且耄耋之人疼愛幼子,儲君之位恐怕當歸鉤弋子。”
天子隻有六個皇子,太子劉據,齊懷王劉閎,燕王劉旦,廣陵王劉胥,昌邑王劉髆,鉤弋子劉弗陵。
嫡長子太子劉據,乃是皇後衛子夫所生。征和二年(前91年)巫蠱之禍,太子為繡衣使者水衡都尉江充構陷蒙冤,太子矯詔引兵自衛,兵敗逃亡。八月辛亥,太子在湖縣自縊。
次子齊懷王劉閎,其母王夫人,齊王未及弱冠,便於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薨,無子國除。大漢立國百餘年間,齊國劉氏曆二支七代齊王,二位齊王懼罪自殺,二位齊王薨而無後,二度被除國。天下人都說齊地不祥,不宜劉氏封王。可是齊國地大物博,富甲關東,天子當年就有意約定將齊國封給年幼的魚服。
皇三子燕王劉旦,其母李姬,博聞善辯,廣結遊士,鋒芒畢露,不為天子所喜。
皇四子廣陵王劉胥,其母李姬,健碩好勇,力能扛鼎,勇能搏獸,亦不為天子所喜。
皇五子昌邑王劉髆,其母李夫人。他的舅舅便是貳師將軍海西侯李廣利,而貳師將軍海西侯李廣利和丞相澎侯劉屈氂還是兒女親家。巫蠱之禍過後,時人皆以為昌邑王必能繼立為太子;但是隨著貳師將軍海西侯李廣利被滅族和投降匈奴,昌邑王劉髆已經無力角逐儲君之位。
皇六子鉤弋子劉弗陵,其母趙婕妤。天子巡狩河間,得遇一名雙拳緊握不能展開的佳人趙氏,天子執其手,佳人之拳隨之展開,掌心有玉鉤一枚,天子非常寵愛她,稱之為拳夫人;納入甘泉宮,其後又稱鉤弋夫人,她居住的宮殿也被命名鉤弋宮。太始三年(前94年),趙婕妤產下天子的第六個皇子,取名為劉弗陵,號稱鉤弋子。天子大喜,據說劉弗陵和上古的堯帝一樣都是懷胎十四月而生,於是稱其所生之門為堯母門。
那時節桃花還未凋零,在未央宮的椒房殿,宮中的中黃門和采女常會傳說鉤弋夫人的逸事。童稚的魚服也常會跑到祖母的膝前詢問那些神異,雲鬢微霜的祖母逗弄著魚服,不過是淡淡一笑。可是,天子賜名堯母門之後,魚服明顯地覺察出祖母不再安之若素,不再淡然若水,她似乎在盡力掩藏心中深深的憂懼。
雖然天子對於鉤弋子和他一樣的寵愛,但他也敏感地覺察到鉤弋夫人對他的敵意。當天子歡顏的時候,讓童稚的魚服背負起小弗陵,鉤弋夫人總是麵色緊張地望著魚服。還有一次,小弗陵和他在鉤弋宮內玩耍,他逗弄小弗陵喂他飴糕之時,鉤弋夫人和小黃門驚恐地湧上來搶奪飴糕;那情景慌亂不堪,就如同後來那次涅盤城中魚服急切地援救誤食毒物的小丁零。之後,魚服委屈地向祖母訴苦,祖母隻是撫摸著他稚嫩的臉龐,攬入懷中摩挲著他的鬢發,輕輕地歎息。
魚服回過神來,聽到丁軍候和千人衛壁又在爭論,卻已經不是儲君的人選,而是巫蠱之禍的幕後關聯。他不禁暗暗歎息,遠離長安萬裏的蠻荒之地無法無天,罪吏鄙夫散漫不羈,就連天子的宮禁之事也膽敢高談闊論了。
因為巫蠱之禍直接導致太子之位空懸,所以幕後之人必定也是覬覦太子之位的勢力。當日在敦煌郡魚離置中,節使中郎將傅推屬下諸吏議論衛太子之事,副使衛候蕭心以春秋晉獻公的故事隱喻七月長安之變。有人猜度驪姬、奚齊者,暗指婕妤鉤弋夫人和少子劉弗陵;有人猜度呂省、郤芮、夷吾者,暗指貳師將軍海西侯李廣利、丞相澎侯劉屈氂、昌邑王劉髆;有人猜度梁五、東關五者,暗指繡衣使者水衡都尉江充奸佞亂國。
興起巫蠱之獄的肇始者為繡衣使者水衡都尉江充,但即使此等酷吏小人得誌,亦不過位列卿相而已;其窮凶極惡地羅織構陷,興獄以來係捕之人莫不是外戚衛氏的宗族姻親、部屬故吏。巫蠱之禍直指皇後衛子夫和太子劉據的衛氏戚族,從丞相葛繹侯公孫賀、太仆公孫敬聲、諸邑公主、陽石公主、長平侯衛伉到太子衛率李禹、故浞野侯太子少保趙破奴、衛太子、衛皇後。治獄的酷吏背後尚還有影影綽綽的皇室諸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