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多學科聯合畢業設計”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2 / 3)

2.1改革思路

“多學科聯合畢業設計”以畢業設計為基礎,建立一套完整的、便於操作的多學科聯合培養方案,並在實踐中不斷完善。整個思路與工作流程如圖2所示。

首先,通過給非計算機專業學生講授計算機基礎等課程,了解他們的愛好,重點關注對計算機專業知識有興趣的學生,相應地,了解和掌握計算機專業學生專業以外的興趣愛好。

其次,根據掌握的情況,有方向性地將非計算機專業和計算計專業的學生組成課題小組,課題組除學習本專業必修的基礎理論、專業知識外,還要有目的、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在校內、校外選修非專業課程,以授課、講座、研討、知識共享等為手段,強調同小組不同專業學生之間的學術聯係和交流,促進聯係和知識共享。

最後,協同相關專業的老師共同設計題目,共同指導,完成最後的畢業設計。

2.2具體實施

以計算機專業、生物專業、數學專業學生聯合畢業設計為例,具體實施進度如表1所示。

(1) 準備階段。給生命科學學院學生講授計算機基礎及程序設計課程,教師留意一些計算機相關課程比較好的學生,做好聯合畢業設計的人員儲備。同時,通過與計算機專業的學生交流,選一些對生物信息學有興趣的學生,由這兩方麵的學生共同組建一個有關生物信息學方向的課題小組。

(2) 實施階段。教師首先幫助生命科學專業的學生和數學專業的學生學習計算機程序開發、算法設計等方麵的基礎內容;輔導計算機專業的學生旁聽一些生物學的基礎課程,並且通過每周固定時間的小組內成員交流,對小組成員進行交叉方向基礎知識的培養。其次,與生命科學學院和理學院的老師共同探討,製定“蛋白質三維結構數據庫的建立”和“蛋白質序列比對”兩個具體的畢業設計題目,同時將學生分為兩組,每組都有生命科學專業、數學專業和計算機專業的學生。最後,教師分別指導兩個小組的學生,要求他們依據自己的專業特長分工合作,共同完成畢業設計。

(3) 總結階段。對跨學科跨專業聯合畢業設計模式進行分析和總結。

3改革反思

3.1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6]

(1) 如何協調計算機專業和其他專業老師共同製定聯合畢業設計的研究方向或題目。

(2) 如何根據已有的研究方向選定聯合畢業設計的計算機專業和其他專業的學生。

(3) 如何為每一個課題小組的學生設定具體的學習和研究計劃。

(4) 如何協調課題小組成員間的關係,促進小組成員相互交流、互相學習,完成最終的畢業設計。

3.2解決問題的措施

通過這次實踐,我們發現與交叉學科相對應的課程較少,如計算機和生物相交叉的生物信息學的專門課程很少,各個專業開設的都是本專業非常深入的專業基礎課程。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聯係一些相關教師,為需要進行交叉學科學習的學生進行專業講座和輔導,並且通過項目小組每周的固定討論進行交叉學科基礎知識的學習和互補。

3.3取得的成績

(1) 參加本次“多學科聯合畢業設計”實踐的8名同學,在完成畢業設計的相關內容後,均順利通過畢業答辯,其中有3名同學獲得了“優秀”。

(2) 通過本次探索,我們得到一種新的培養多學科交叉人才的方法,為高等院校的教育創新實踐提供一些基本方法。

(3) 通過本次實踐,我們摸索出了“多學科聯合畢業設計”科學合理的指導管理方法,包括時間節點的設置安排、專業問題協調、設計成果呈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