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從微觀操作層麵研究與實踐高職人才培養方案的製定(2 / 3)

2.7保障措施

具體列出師資條件(專職及兼職)的配置要求,列出實踐教學條件的配置要求,如校內實訓基地、校外實訓基地的主要設備的配置要求及對應的課程等。

2.8有關說明

說明學製及修業年限,本方案的適用範圍,畢業學分要求,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學時比例等有關內容。

3 軟件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製定的主要步驟與方法

軟件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主要采用德國設計導向基於工作過程設計方法。它以職業分析為基礎、典型工作任務為主導、理論實踐相結合,以學校校園網為實際運行平台、校園網真實任務為載體,圍繞培養學生綜合職業能力、創新能力、職業競爭力、學生可持續性發展而進行設計及實施的[1]。

軟件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框架圖如圖1所示,其主要製定步驟如圖2所示。

步驟1:調研專業就業行業領域

具體過程與方法如表1所示。

該過程關鍵點:調研工作要持續不斷,伴隨整個專業的生命周期。不是開幾次會就可以完成;調研工作要落實到程序化、規範化。

步驟2:調研並確定專業麵向的職業崗位

經過市場調研、畢業生跟蹤調查分析、近百所河北省IT企業的調研後,召開專家訪談會、專業建設研討會,經學院專業指導委員會論證,結合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的《計算機程序設計員國家職業標準》(高級程序員)的要求,參考《普通高等學校高職高專教育專業概覽》,我院確定了軟件技術專業主要麵向的職業崗位是:網站策劃、網頁設計、網站開發、網站維護、技術支持。專業主要麵向職業崗位工作職責及任職資

在以上工作基礎上,確定本專業的培養目標,描述如圖3所示。

該過程關鍵點:注意培養目

標核心要素包括:政治標準、職

該過程關鍵點:

(1) 列選從事技術專家時,要注意技術專家在行業中的典型性與分布性。

(2) 典型工作任務應具有的基本特點:典型工作任務來自企業實踐,具有應用價值;典型工作任務具有代表性的職業行動,反映職業工作的典型內容和形式;典型工作任務反映職業本質特征的並獲得工作成果的完整工作過程;能夠成為學生有效學習及學習工作過程性知識。

(3) 一個專業一般包括10~20個左右的典型工作任務。

步驟5:確定學習領域與支持典型工作任務所需理論知識和技術

對典型工作任務彙總表的每一個典型工作任務進行“工作崗位、工作過程、工作任務的對象、工具、方法與工作組織,工作和技術的要求,區分點”等七個要點進行工作分析,根據典型工作任務分析記錄表設計學習領域,確定典型工作任務所需技術,並進行彙總。

該過程關鍵點:

(1)“工作崗位、工作過程、工作任務的對象”三個要點是對典型工作任務的客觀分析描述;根據這三個要點的分析,確定“工具、方法與工作組織,工作和技術的要求”;“區分點”項主要描述本典型工作任務在行業環境中所處位置、與其它典型工作任務的關係、相同與不同之處等。

(2) 支持典型工作任務的理論知識和技術是指為完成典型工作任務學生必須掌握的;而且如果分布在不同的典型工作任務中,在不同典型工作任務中講解,就可能引起重複,或使學生對理論、知識和技術產生片麵理解的;對此,將其歸納總結,為專業學習領域課程的支撐平台(專業基礎課)開發提供依據。

步驟6:構建專業核心課程鏈路

依據理論知識和技術的難度等級、學習規律,熟練掌握理論知識與技術的過程。排出理論知識和技術的學習過程,構建出專業核心課程鏈路。

軟件技術專業核心課程鏈路分為三個階段,如圖5所示。

階段1:入門,支持難度Ⅰ—初學者;

階段2:基礎,支持難度Ⅱ—有能力者;

階段3:熟練掌握,支持難度Ⅲ—熟練者。

該過程關鍵點:

(1) 課程鏈路:指課程門類之間組織的結構與排列。在本方案中,依據軟件技術專業的特點,課程結構采用鏈路式組織,有橫向鏈路和縱向鏈路。

(2) 橫向鏈路:主要按照網站開發的工作過程,從易到難,將課程按橫向發展的序列進行連續

性和順序性進行組織。

(3) 縱向鏈路:主要按照網站開發的工作過程,由單項到綜合,也是從易到難,將課程進行縱向排列,以便有助於學生素質或者能力的形成。

步驟7:確定專業人才培養規格

在前麵工作基礎上,確定專業人才培養規格。

人才培養規格主要從基本標準、具體標準、人才使用規格三方麵進行描述:

(1) 基本標準:即專業培養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