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是實施專業人才培養的整體藍圖,是專業建設的核心,是構建專業課程體係的依據。本文以高職軟件技術專業為例,在研究與實踐的基礎上,從微觀操作層麵,闡述構建一個以職業分析為基礎、典型工作任務為主導、理論實踐相結合,以培養學生綜合職業能力、創新能力、職業競爭力為核心,關注學生可持續性發展的可實施的人才培養方案的構建過程,並指出該構建過程中的關鍵點及應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人才培養方案;軟件技術專業;職業分析;工作過程
一個專業的培養目標是什麼?它的培養規格又是什麼?教學活動怎樣實施?如何保障?全麵、整體地回答這些問題,就是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是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與培養規格的具體化和實踐化形式,是實現專業培養目標和培養規格的中心環節,是專業人才培養的實施藍圖,是設計專業建設方案的起點,也是構建專業課程體係的依據,是學校保證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規格的重要文件,是組織教學過程、安排教學任務、指導和管理教學工作的基本依據。因此,設計與製定一個科學、合理的人才培養方案,對專業建設至關重要,也是專業建設的起點與重點。
我校軟件技術專業是“河北省高職高專教育教學改革示範專業”。在開展國家示範性高職院校的專業建設過程中,我們對如何設計和實施以職業分析為基礎,典型工作任務為主導,理論實踐相結合,以培養學生綜合職業能力、創新能力、職業競爭力為核心,關注學生可持續性發展的可實施的人才培養方案,進行積極探索與實踐,並積累了一定經驗。下麵以軟件技術專業為案例,進行介紹。
1軟件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製定的基本原則
1.1校企合作原則
人才培養方案的製定,要聘請行業企業技術人才、能工巧匠全程參與。課程設置要以實際工作過程和職業崗位分析為基礎,具有職業性、實踐性、開放性,確保課程設置符合高技能人才培養的需求,符合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規律。
1.2工學結合原則
要科學地、係統地對學生應具備的職業能力進行分析,按工作過程將各項能力分解為形成這些能力的知識體係和對應的課程以及與之相對應的實踐項目,統籌教學內容。要以真實的工作過程、工作任務、典型產品為載體進行課程教學設計,強化學生能力培養,合理設計實驗、實訓、實習等關鍵環節,融“教、學、做”為一體。
1.3實踐性原則
要突出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積極推行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的學習模式,加大校外頂崗實習力度。在教學組織中要求合理安排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比例。
1.4職業性原則
要加強學生職業道德和遵紀守法意識的培養,將職業素質的培養融入到人才培養方案中。要規範實訓操作,使學生在校期間能夠按照職業標準進行操作。要積極探索工學交替、任務驅動、項目導向、頂崗實習等有利於增強學生能力的教學模式。
1.5 “雙證書”原則
要強化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重視拓展學生實踐課程和職業資格考證課程的建設。各專業根據對應的職業技能的要求,設置相對應的職業資格證書,將“雙證書”教育納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學生在校期間取得中、高級職業資格證書。
2軟件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基本框架
主要由專業培養目標、人才培養規格、職業與崗位分析、職業技能鑒定工種種類和等級、專業核心課程、課程設置及教學安排、保障措施、有關說明八大部分組成。
2.1專業培養目標
專業培養目標確定專業要培養的職業門類或方向,是專業人才培養的總原則和總方向。它既是對質量目標的規定,也是對學生發展目標的規定,它具有三層含義:對學生發展預期結果的規定;對教育目的在時間和狀態上的具體化;是教育思想、教育目的與教育實踐之間首要的中介環節。
2.2人才培養規格
人才培養規格解決人才培養質量及標準問題。它使培養目標具體化、可操作。它要具體地對知識、能力、素質結構進行規定,要具體體現在課程體係中,落實到教學過程中。
2.3職業與崗位分析
職業與崗位分析是製定人才培養方案的依據。在進行充分的人才市場需求調查、論證及預測的前提下,要確定有關本專業三方麵情況:行業背景和專業發展前景、人才需求分析、職業崗位分析。
2.4職業技能鑒定工種種類和等級
在人才培養方案中,要明確列出與本專業有關的畢業生職業崗位、應獲取職業資格證書名稱、發證機關及鑒定等級。
2.5專業核心課程
專業核心課程是指課程體係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和相對穩定的部分,是指對培養本專業人才具有關鍵影響的主幹課程。一般一個專業設置3~5門核心課程即可。
在人才培養方案中,要列出本專業學生在校期間修讀的專業核心課程名稱,並對各門課程進行簡要描述。
2.6課程設置及教學安排
課程設置及教學安排是人才培養方案的核心內容,是實現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中心環節。課程設置要以提高教學效果為目的,係統設計課程及課程內容,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融“教、學、做”為一體,促進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