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券商融資餘額井噴(1 / 2)

券商融資餘額井噴

金融

作者:陳紹霞

最近兩年的走勢顯示,幾乎每一輪券商融資月度增量的峰值都對應著階段性頭部,此輪行情要持續上揚,取決於券商融資是否持續攀升,或者場外資金是否積極進入。

7月份以來,A股市場持續走強,與其相對應的是,券商融資餘額出現井噴式攀升:6月和7月券商融資餘額分別增加了120億元、366億元,8月份融資餘額驟增801億元,創券商融資融券業務開通以來的曆史天量,8月末,券商融資餘額首次突破5000億元,達到5201億元。

最近3個月,券商融資餘額增加了1286億元。千億增量資金入場,其動因何在?能否助力A股市場擺脫此前長達數年的熊市,從此步入新一輪牛市?

券商資金成本下降或是主要動因

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前8個月券商累計發行短期融資券2745億元,遠高於2013年同期的1868億元。另一方麵,最近幾個月券商發行的短期融資券的利率也較年初顯著回落:以國泰君安為例,1-8月共發行8期短期融資券,1月份的發行利率為6.08%、8月份的發行利率為4.5%,發行利率下降了1.58%。

另一家大型券商中信證券(600030.SH)2014年以來發行了7期短期融資券,1月份發行利率為6.15% ,8月份的發行利率為4.58%,下降了1.57%。

小型券商的融資成本也顯著下降,浙商證券的短期融資券發行利率由1月份的6.28%回落至7月份的4.55%,下降了1.73%。

資金成本的下降使券商融資業務的利差收益大幅上升:以國泰君安為例,1月份發債利率6.08%,若以此作為其資金成本,其拆借給客戶的利率8.6%,利差為2.52%,8月份發債利率下降至4.50%,若以此作為其資金成本,則利差為4.1%;由於資金成本的下降,其利差收益由2.52%大幅上升至4.1%。

6月份以來,券商融資餘額呈井噴式攀升,一方麵或受益於股市行情的回暖,但另一方麵,受券商資金成本下降、利差收益大幅上升驅動,券商主動推介,或許是融資餘額井噴的主要動因。而券商融資持續流入股市,也進一步推動市場回暖。

根據中國證券投資者保護網發布的證券市場交易結算資金每周餘額數據,2014年5月最後一周(05.26-05.30)交易結算資金餘額期末數5155億元、當周日均餘額5374億元,8月份最後一周(08.25-08.29)交易結算資金餘額期末數5656億元、當周日均餘額7052億元(期末餘額大幅低於周日均餘額,可能是由於場內資金轉出、參與網下打新股所致)。

以月末最後一周的日均餘額計算,則8月末結算資金餘額較5月末增加了1681億元。在此期間,券商融資餘額增加了1286億元。可見,市場結算資金的增量主要來源於投資者向券商的融資。

券商融資對個股走勢的影響

數據顯示,月度融資增量最大的前10家股票走勢分化,8月份4家下跌,6家上漲。分析顯示,股價表現與融資增量絕對值無關,與融資增量占自由流通市值的比例相關:10隻股票中,融資增量占自由流通市值比例在10%以上的,股價當月漲幅都在20%以上;而自由流通市值較大的中國平安(601318.SH)、浦發銀行(600000.SH)、興業銀行(601166.SH),雖然8月份融資增量都達到10億元以上,但融資增量占自由流通市值的比例較低,當月股價均出現下跌。

對全部融資融券標的股8月份進行統計分析顯示,融資增量占自由流通市值比例最高的前10隻股票當月均出現上漲,除華菱星馬(600375.SH)外,其他9隻股票的月度漲幅均在21%以上;10隻股票月度平均漲幅37.22%,遠高於同期各指數漲幅(8月份滬綜指上漲0.71%、深成指下跌1.45%,中小板、創業板指數分別上漲5.1%和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