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學習中國茶道精神 加強基層黨員幹部的自我修養(2 / 2)

和——自我修養的核心

陸羽在《茶經》中指出,風爐用鐵鑄從“金”,爐中燒的木炭從“木”,風爐上煮的茶湯從“水”,木炭燃燒從“火”,放置在地上從“土”。煮茶的過程就是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並達到和諧的過程。

儒家從“大和”的哲學中推出“中庸之道”的中和思想,認為和是度,和是宜,和是當,和是一切恰到好處,無過亦無不及。可在這個浮躁和喧囂的社會,部分基層黨員幹部卻與自然、與社會、與他人“和”不來。不是兼容並蓄、海納百川的包容,而是排除異己、自私自利,做不到“和而不同”;不是努力節製,達到對欲望、感情和行為的平衡點,而是行為無度、進退無矩,做不到“中和”;不是寬以待人、尊老愛幼,而是粗暴蠻橫、虛情假意,做不到“和為貴”。

在新的曆史時期,我們基層黨員幹部應努力承接和弘揚中國自古所崇尚的“和”,達到和而不同、中和、和為貴的和諧社會理想,建設各階層人民和睦相處、和諧共治的和諧社會,這正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所追求的目標。

真——自我修養的終極追求

中國茶道在從事茶事時所講究的“真”,不僅包括茶應該是真茶、真香;環境最好是真山、真水;用的器具最好是真木、真陶,還包含了對人要真心、敬客要真情、說話要真誠。

由於部分基層領導幹部作風不良,網上給他們貼了一個諷刺的標簽“假大空”。他們不考察民情民意,憑自己主觀臆斷做決定;他們每天文山會海,底下群眾卻不知所雲;他們待人接物不理不睬,群眾需要辦的事更是難上加難。

作為一名基層黨員幹部,對黨和人民忠誠那是真,對待工作務實那是真,對待生活樸實也是真。因為相信真理,才有了“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隻等閑”的恢宏氣勢;才有了夏明翰,劉胡蘭等革命烈士視死如歸的無悔忠誠;才有了董存瑞手托炸藥包,黃繼光身體堵搶眼的英雄壯舉;才有了中國革命的成功,我們現在美好的生活。因為心中有真情,才有郭明義用鮮血不斷付出的愛心;才有了陳斌強用一根布帶係緊的孝心;才有了羅陽直至生命結束都在堅守的忠心。就是有了他們,我們相信“真愛”,給我們追求 “真”的動力。

煮一壺茶可能隻需要一刻鍾的時間,可是品味其中道理卻需要更久,而其中茶道精神可能要用一生來踐行。隻有不斷地加強自我修養,讓內心強大起來,才能有大海一般的博大胸懷,才能如高山一樣,任憑風吹雨打,我自巋然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