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企業招工難與求職者就業難存在的原因與對策(2 / 2)

1.發展經濟拉動就業需求

經濟的發展要依靠人才的建設,把經濟發展作為改善就業的基本手段是拉動就業的良好保障。就業問題是關乎國家和人民的重要問題,政府作為國家的統治機構要把就業這件大事抓好、抓牢。高新科技是企業發展的關鍵,大力發展高新產業和資本密集型產業,是經濟持續穩定發展的關鍵所在,能從長久的角度促進就業。

勞動密集型產業能夠最直觀、較大限度地帶動就業,同時還能吸引經濟集團的投資,所以,在國家政策和地方發展的共同扶持下要大量引進此類產業的建設和發展,增加就業崗位,改善就業環境。

2.建立完善的就業信息製度體係,實現快速對接

我國的製度限製給就業帶來的困擾一直都存在,針對戶籍和人事製度的改革方案亟待推出。改革戶籍製度和社會保障製度可以減少勞動者的就業和擇業成本,增加他們的實際收益。如可以試著將戶籍製度改革為人口登記製度,同時把戶籍與其他社會福利相區分,實現人事檔案的社會化、電子化,從根本上消除人才流動的壁壘。全麵建立和健全覆蓋各地和各行業的統一化社會保障體係,不斷擴大社會保障的覆蓋麵,縮小社會保障的地區間差異。

完整的就業登記係統的建立是一項艱巨的工作。逐步完善社會的就業體係的建立可以提高勞動者的職業技能培訓,有利於就業信息流通,達到人力資源與工作崗位的完美匹配。

3.加強就業指導與培訓,鼓勵就業者多種途徑就業

職業指導可以有效地促進勞動力向著合理的位置進行轉變,最大限度地進行勞動力與職業崗位的配製。針對不同的求職人員做出不同的測試和觀察,了解求職者的職業述求,同時幫助其了解用工單位的企業文化和用人要求及工作特點,最大程度地實現職工匹配。

職業技能培訓是否合格是勞動者是否能找到工作的關鍵。針對不同的擇業者要選擇不同的就業指導,不斷更新他們的就業觀念,督促他們進行自主創業和主動就業,同時鼓勵高校學生進入基層工作,在屬於自己的平台上鍛煉自己的意誌,磨礪自己的工作能力。

綜上所述,“招工難”和“就業難”是一對相互博弈、共存的關係,在經濟不斷發展、人口趨於老齡化的今天,由於企業不斷增多,勞動力人口的減少,出現“用工荒”是必然的現象,且這種現象呈現出不斷加大的趨勢,但是,與此同時充分就業與體麵就業也將必然到來。

參考文獻

[1]龍豔.新形勢下高校畢業生就業難原因分析及對策研究[J].中國大學生就業,2007(5)

[2]張文強.關於完善大學生就業服務體係的探討[J].河南社會科學,2007(4)

[3]馬睿宏.論勞動就業與社會保障協調發展的重要意義[J].科技創新導報,20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