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普通職工。一是部分職工認為培訓隻是傳授簡單的操作技能,技術含量偏低,在工作過程中通過師帶徒的方式同樣可以解決,沒必要再培訓。二是醫院的培訓工作本身就局限於操作技能,對職工的職業生涯規劃、思想信念、人生價值觀沒有係統地培訓,培訓內容比較單一,導致培訓工作對職工沒有吸引力,大部分職工都是被動參加,抱著完成任務的心態敷衍了事。
2.醫院內部沒有專業門的內訓師,培訓效果不佳
醫院人力部門人員緊缺,且沒有專門的內訓師,沒有時間做充分的培訓需求分析,也無法製定合理的培訓計劃,使培訓工作既無整體性,也無連續性,達不到培訓的效果,很容易將培訓變成完成工作任務的形式,培訓效果不理想。
3.培訓方式單一,互動性較差
培訓方式較為單一,主要還是單向教學、培訓方式死板,培訓者講得口幹舌燥,職工聽得頭暈腦脹。未重視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沒有讓職工更多的參與和互動,沒有從成人學習的特點和工作的實際需要出發,雖工作做了不少但效果不佳。
4.培訓結果反饋不及時,培訓考核製度不完善
培訓後的跟進管理沒有跟上,缺乏完整的評估體係,沒有對培訓結果進行及時的測評,沒有讓參訓者對培訓教師及所講課程進行真實的測評,更不用說反饋有用的信息了,改進培訓工作也就無從談起。比如:參與培訓的員工到底在培訓後有了哪些改進與提高?程度如何?今後的培訓需要怎樣改進?對這些問題,缺乏應有的思考和係統的規劃。
三、改進對策
1.正確認識培訓工作,建立長效機製
一是從上到下都應該樹立培訓工作對醫院來講不是成本,而是投資;對職工來講不是任務而是福利的理念。通過培訓不僅要解決目前的實際問題,還應建立培訓工作長效機製,加大對培訓工作的投入力度,壯大培訓教師隊伍,培養內部專業的內訓師,使培訓工作成為發展戰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二是樹立培訓就是管理的觀念,視培訓就是效益,培訓就是財富,從而真正重視培訓工作,並使之製度化、規範化、流程化。三是建立完善的培訓體係,確定培訓目標,製定相應的的培訓製度、培訓計劃和規劃、培訓效果評估等,使培訓工作有章可依,從而做到講者不盲從、聽者不被動,達到應有的培訓效果。四是加強培訓的前期準備工作,培訓之前應做全麵細致的調查分析,確定培訓範圍、培訓需求,並且要充分了解一線職工、中層管理人員、新進員工、老員工對培訓工作的實際需求,下發培訓需求調查表,通過整理、彙總、或與職工、管理人員進行有效的溝通,改進培訓方式、豐富培訓內容,使培訓工作有新意、有針對性、切實做到充分認識自我、改進工作方法、使個人的理念與醫院發展相一致,達到職工個人實現人生價值、醫院實現突破發展、廣大群眾接受高質量的醫療服務三贏的目的。
2.爭取決策者支持,加強中層培訓
目前,醫院實行的是院長負責製、院科兩級管理體製,中層科主任和護士長由院長聘任,一般職工由科主任和護士長聘任。實行的是層層包抓體製,一級抓一級,級級落實工作任務。院各種工作任務,操作規範和標準都得靠中層管理人員去執行、去貫徹落實;再由科主任、護士長將醫院的重大會議精神、政策方針傳達給一般幹部職工。因而,中層管理人員的專業能力、管理能力、協調溝通能力、上傳下達的能力尤為重要。試想一下,一位科主任上班老是遲到或早退,他又如何去要求自己科室的工作人員遵守工作紀律,上行下效講的就是這個道理。一位好的中層,不僅自己積極上進、好學博識,而且能帶動本科職工主動學習、不斷提高個人綜合素質。因此,培訓工作應先從中層管理者抓起,隻有管理層得到了有效的培訓,才能真正轉變對培訓的錯誤認識,從而引導下屬以積極的心態參加培訓,提高業務能力水平,醫院的人才梯隊建設才能得以有序開展,實現醫院與員工共同發展,達到共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