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加強博士後工作,有力促進師資隊伍建設
作為吸引、培養、使用年輕高層次人才而建立的有利於人才流動的用人機製的博士後製度,和高校師資隊伍建設的方向是一致的。事實上,博士後製度已逐漸成為吸引、培養和選拔年輕高層次人才的重要渠道,博士後流動站已逐步成為高校後備師資的“蓄水池”。高校應在四個方麵主動探索、加強實踐以博士後工作以推動師資隊伍建設,提高師資隊伍質量。
1.加強流動站自身建設,為培養高層次創新型人才提供良好平台。流動站是博士後工作的主陣地,充分發揮它們的主體作用,增強它們自我發展的能力,是做好博士後工作的基本保證。要落實流動站的用人自主權,加大流動站在博士後選聘、管理、考核等方麵的責任和權限。要逐步理順科研團隊的構成結構,采取措施逐步提高博士後研究人員在科研團隊中的比例,逐步形成以博士後研究人員作為師資和科研人員主要來源的用人機製。博士後流動站的建設質量是博士後工作的生命線,隻有始終把流動站的建設放在重要位置,才能保證為培養高層次創新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平台。
2.加強合作導師隊伍建設,為培養高層次創新型人才提供重要支撐。高水平的合作導師是保證博士後培養質量的關鍵。合作導師須具備一定的學術造詣,承擔高級別的科研項目,隻有這樣,才能為博士後提供高水平的科研條件。同時,要切實發揮博士後合作導師在博士後研究人員招收、培養、質量管理過程中的主導作用,明確合作導師在博士後培養過程中的權利和責任。要給合作導師招收、管理、使用博士後方麵更多的自主權,充分尊重合作導師在博士後研究人員的聘期、考核等方麵的意見。合作導師可根據科研項目的需要招收博士後研究人員,延長博士後研究人員在站時間。
3.全麵推行師資博士後製度,提高引進師資質量。師資博士後製度不但能利用博士後工作平台,將師資培養與博士後培養相結合,提高引進師資質量,緩解師資培養壓力,而且能選拔出真正適合高校教師崗位的優秀人才,保證高校師資隊伍的及時補充和合理流動。師資博士後在流動站兩年的科研工作中對高校的情況及所從事的學科有了比較全麵深入的了解;而高校也通過兩年時間的考察,對博士後的工作態度、科研水平、科研潛力、團隊合作等綜合素養有了全麵的認識,將那些在站表現優良、成績突出並有誌於教師職業的博士後充實到高校的師資隊伍,不僅使高校的師資隊伍得到擴充,而且確保了優秀青年教師隊伍的穩定發展,留校博士後可以立即融入新的工作環境,最大效率地發揮人才的作用。這樣,高校不但能利用博士後流動站這一平台選留優秀博士後充實到高校師資隊伍,提高引進師資質量,同時降低了直接錄用校外畢業生的風險。
4.加大投入,完善服務保障體係。隨著高等教育發展的突飛猛進,高校中迫切需要更多的博士後人員能補充到師資隊伍中來。然而現階段博士後培養的規模和數量有限,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高校師資隊伍數量上的需求。因此,高校的博士後工作應重視這種需求,充分利用國家和地方的資助及配套政策,擴大博士後招收規模,加大人才儲備力度。同時,要注意提高博士後研究人員的待遇,確保博士後研究人員的收入水平不低於同等資曆的工作人員。完善博士後研究人員各種社會保障,將博士後研究人員納入社會保障體係。投入一定經費,為博士後人員提供住房補貼,緩解博士後研究人員在站流動期間住房不足問題,使博士後研究人員真正做到安心科研、有序流動。
[郝誌傑,男,中國石油大學(華東)人事處副處長,主要研究方向:高校人力資源管理;許榮霞,女,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師資辦公室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高校人力資源管理。]
參考文獻
[]金錫華,劉丹陽,屈華.中美博士後製度的比較研究[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1999(3)
[2]朱佩琴.博士後製度對高校師資隊伍建設的作用及其思考[J].人力資源管理,2011(5)
[3]蔡敏,楊玉華.朱清時:近親繁殖危害大學創新能力[EB/OL].(2006-09-19)[2014-01-08].http://www.cas.ac.cn/html/Dir/2006/09/19/14/31/82.htm
[4]周瓊,薑海,鄧海霞.高校博士後人才與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相互作用初探[J].高等教育研究學報,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