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將高職圖書館的資源建設和資源務推向校企合作的領域,實現圖書館資源和企業信息資源之間的共建、共享和優勢互補,一方麵發揮企業的資金和經驗優勢,另一方麵發揮圖書館在資源建設、信源專業素養方麵的優勢,聯合打造對接企業和產業屬性的行業知識庫,實現資源建設效益的最大化。
最後,高職圖書館較之與普通高校圖書館,更貼近企業和產業一線,能夠更好地從實踐角度把握行業的脈動和企業的資源服務,例如向企業提供動態跟蹤、定題研究或情報服務等。在具體實施方麵,很多高職院校現在已經在和企業協同搭建項目導向的科技創新平台以及其他類似的產學研合作係統。圖書館可以利用這一類合作平台構建資源服務模塊,進一步打造行業知識庫。
2.創新館藏空間
圖書館傳統上的館舍、物理空間和硬件設施的功能都在被重新設計,以滿足協作和創新的需要。圖書館的實體建築和空間邊界逐漸被淡化,高職圖書館在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背景下,其教學和實踐的場所也從教室和校內拓展到企業、園區和生產一線。在傳統上我國的高職圖書館受到財力經費不足和缺乏資源支持的影響,在基礎設施和硬件配套設施上發展不均衡,在館舍建設方麵呈現出滯後化和隨意化的傾向。一些規模較小的圖書館在硬件條件上發展滯後,在服務手段上仍以手工操作為主,在服務內容上仍是基於閱覽室的普通借閱服務。而在館舍的自動化、數字化建設方麵則更顯不足,一些電子閱覽室僅有上網功能,缺乏數據庫支持,服務項目唯一,沒有充分發數字化環境的功能,在應用現代信息技術開展即時服務、遠程服務方麵與師生需求相距甚遠。
3.創新服務思路
由於離職院校和普通高校及科研機構有差異和不同,尤其是在產教融合的背景下,高職院校和日益向研究型大學發展的普通高校在指導思想和發展戰略上的差異日益明顯,這也決定了高職圖書館不應全盤複製普通高校科研機構的學科館員製度,而應根據圖書館自身的人員屬性和人員結構開展滿足高職院校需求的服務。在高職院校,院係劃分和學科門類屬性不如普通高校明顯,教學活動的組織安排不像高校那樣極具學術特征,專業設置也不像本科院校那樣具有較強的學科性和穩定性,而是體現了行業特色。在高職院校,進行科研、理論學習以及創新並不是主流工作,也不是首要的戰略目標。因此傳統上那種具有某種學科高度專業背景,為某一院係或者專業學科提供教學、科研信息服務,關注文獻信息深層次開發利用的學科館員製度並不適用於高職圖書館及其服務對象。
在未來的高職圖書館中,可以固化此類麵向企業和行業的服務機製,並設置固定崗位,打造行業版的“學科館員”即行業館員。這類崗位能夠有效接入企業的信息管理實踐,輔助企業進行課題查詢、信息管用、檔案管理、知識管理以及信息需求反饋等工作。行業館員能夠利用自身知識資源優勢,代表圖書館有效幫助企業進行創新實踐,從而使圖書館服務能夠在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中實現自己的價值。
參考文獻
[1]袁豪傑,周萍英.示範性高職圖書館現狀及發展模式探索[J].大學圖書管學報,2013(1):38-41
[2]周立飛.高職院校圖書館應為工學結合服務[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3(1):38-41
[3]莫桂枝.試論高職圖書館學科館員知識結構與層次的提升[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3(20):7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