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休閑”背景下旅遊院校科研管理優化策略探析
院校管理
作者:劉麗珍
摘要:為了探討“全民休閑”背景下旅遊院校科研管理優化策略,本文分析了目前旅遊院校科研管理中存在的科研定位不準確、科研機製混亂及科研管理粗放等問題及原因,並結合“全民休閑”理論提出了如何優化科研管理、提高管理效率的策略。
關鍵詞:全民休閑 科研管理 優化策略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休假製度的調整,休閑已成為一種重要的生活方式和消費形式,休閑旅遊逐漸成為消費熱點。但是,目前我國旅遊學科發展比較緩慢,科學理論研究與人民休閑實際需求不相符。比如,對休閑及旅遊之間的辯證關係的解析、何為旅遊、旅遊的本質等基本概念還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及認識,以及在科研管理中存在的管理效率低下、科研定位不準確、科研管理機製錯誤和管理模式落後等,這些問題都嚴重影響了旅遊科研的發展,同時也嚴重阻礙旅遊業在實際工作中的開展。
一、“全民休閑”概念解析
1.何為休閑
休閑通常是指在非勞動及非工作時間內用各種“玩”的方式達到身心的調節與心情放鬆,以達到生命保健、恢複體能、愉悅身心的目的的一種業餘生活行為方式。采用科學文明的休閑方式,可以極大地有效促進能量的儲蓄和釋放,它包括對智能、體能的調節和生理、心理機能的改善,提高對內外界環境的變化的抵抗能力。休閑之事來之已久。休閑一般包括兩個方麵的意義:一是解除體力的疲勞;二是獲得精神上的慰藉。休閑發源於物質文明,而物質文明又為人類提供了閑暇、衍生了閑情逸致。休閑不但反映了時代的風貌,而且是整個社會發展與變更的縮影。通過休閑,可以了解其它文化形式,也能了解整個人世滄桑的變化。休閑總是與一定曆史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道德、倫理水平相互作用,並緊密相關。因此,休閑在旅遊的變化形式中也不斷體現出來。
2.休閑與旅遊的關係
旅遊是人們為了休閑、娛樂、訪親、訪友或者商務目的而進行的非定居性旅行和在遊覽過程中所發生的一切關係和現象的總和。按照旅遊性質和人們出遊的目的可以將旅遊分為六大類活動。第一類也是經常發生的旅遊行為,包括休閑、娛樂、度假等。第二類是以探親、訪友為目的的旅遊活動。第三類類主要指商務旅遊、公務旅遊、會議考察旅遊等,公司的各種獎勵旅遊也劃歸此類。因為獎勵旅遊與遊客個人及單位的經濟條件息息相關。第四類主要指體育、保健、生態旅遊等。第五類旅遊主要是宗教形式的活動,宗教界人士以朝拜、宣講道義為主要目的的旅遊活動。第六類包括探險旅遊等其他形式的旅遊。
旅遊休閑,實際上,在我國居民的休閑時間裏,旅遊隻是作為其中的一種選擇。近年來,隨著社會的進步,各種社會經濟形式的發展,在家休息、購物娛樂、健身保健、求知充電等都可以作為很好的休閑選擇。在各個假期期間,由於我國旅遊各方麵的工作還不是很完善,民眾對休閑的時間的利用更是個性化、多樣化,當然也越來越趨於理性,不僅合理利用了有限的休閑時間更提高豐富了自己。有關數據統計我國旅遊人數與旅遊花費每年逐步遞增,但隨時經濟水平的提高和廣大居民消費觀念的變化,人民的休閑方式也千變萬化。盡管旅遊者和旅遊創造的經濟利益在逐年升高,但旅遊作為主要的休閑方式比例卻呈現下降趨勢。
休閑旅遊是旅遊的一種表現形式,或是一種旅遊產品、一種旅遊工作。相比於普通的觀光旅遊來講,休閑旅遊是一種層次較高,對服務產品要求較苛刻,當然消費者花費更多,對旅客更有益的一種旅遊活動,是隨著社會發展,旅遊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目前,休閑旅遊的具體定義仍然存在爭議,也無法統計出以休閑旅遊為目的人數在總的旅遊人數中所占的比例,但實際上不得不承認,我國的旅遊業發展方式已經從傳統的觀光旅遊向休閑旅遊轉變,未來休閑旅遊可能成為越來越重要的旅遊方式。目前,旅遊還是居民休閑方式的主要選擇行為,休閑旅遊也將在居民旅遊活動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二、旅遊院校科研管理工作存在問題及其原因
高等院校的大學教育是我國科技創新的重要基礎保障,是實現科教興國、民族複興的偉大戰略生力軍,為國家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其中,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的情況直接影響科研水平的高低,新時期更是對高校的科研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挑戰。旅遊院校作為我國高等旅遊教育的主體,不但擔負著與旅遊業相關人才的培養,更承擔了我國旅遊科研事業的發展與進步。雖然我國旅遊科研事業取得了很多的進步,但時代在發展,群眾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對旅遊院校的科研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仍然存在著很多問題,具體包括以下三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