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舞台美術與陳列藝術設計
傳媒論道
作者:常碩
[摘 要]國家大劇院為中國最高表演藝術中心,演出是劇院運營的核心內容。演出不僅離不開人的活動,也離不開布景、服裝、化妝、燈光、道具等舞台美術元素。隨著戲劇等舞台藝術的發展,舞台美術成為演出的又一重要符號,日益為人們所了解與認可。國家大劇院因其自身的職能與定位,其展覽工作始終緊密圍繞表演藝術,在策劃方麵更是探尋演劇、美術等不同藝術之間的切合點,結合劇院特色、發揮劇院優勢,舉辦了多項特色展覽。舞台美術作為演出的重要元素,更是得到了國家大劇院展覽工作團隊的重視。一方麵,服裝、模型、道具等舞美作品被應用於各項展覽中,成為展覽的重要展品或輔助展品;另一方麵,劇院也通過舉辦舞台美術類專題展覽,全方位、多角度地向觀眾呈現這一領域的重要成果,揭開演劇工作的神秘麵紗,拉近舞台藝術與觀眾的距離。本文以國家大劇院舞台美術展覽為例,探索舞台美術元素在展覽中的結合和運用。
[關鍵詞]國家大劇院 舞台美術 陳列藝術設計
引 言
作為表演藝術中心,演出是國家大劇院運營的核心。演出不僅離不開角色,也離不開布景、服裝、化妝、燈光、道具等舞台美術元素。隨著戲劇等舞台藝術的發展,舞台美術成為演出的又一重要符號,日益為人們所了解與認可。國家大劇院因其自身的職能與定位,其展覽工作始終緊密圍繞表演藝術,在策劃方麵更是探尋演劇、美術等不同藝術之間的切合點,結合劇院特色、發揮劇院優勢,相繼舉辦了不同主題的藝術展覽。在眾多極具特色的主題展覽中,舞台美術作為演出的重要元素,更是得到了國家大劇院展覽工作團隊的重視。一方麵,服裝、模型、道具等舞美作品被應用於各項展覽中,成為展覽的重要展品或輔助展品;另一方麵,劇院也通過舉辦舞台美術類專題展覽,全方位、多角度地向觀眾呈現這一領域的重要成果,使觀眾了解演出、走近舞台,揭開演劇工作的神秘麵紗,拉近了舞台藝術與觀眾的距離。
舞台美術具有其獨特屬性,無論是服裝、道具,還是布景、燈光,都極具藝術魅力,同時又極具應用價值。舞台美術是一門應用學科,通過藝術設計感染觀眾,傳遞信息。展覽陳列同樣追求以視覺、聽覺、觸覺等方式帶給觀眾啟迪,引發觀眾共鳴。通過對舞台美術的探索,將舞台元素引入陳列藝術設計之中,可以豐富展陳形式,創新展覽設計,而設計製作舞台美術題材展覽更需要融入舞台元素,傳遞舞美理念,如此方可展現出舞台的魅力,真實再現舞台美術的藝術之美。
一、舞台美術與展覽展示
舞台美術是戲劇和其他舞台演出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包括布景、燈光、化妝、服裝、效果、道具等。它們的綜合設計稱為舞台設計。其任務是根據劇本的內容和演出要求,在統一的藝術構思中運用多種造型藝術手段,創造出劇中環境和角色的外部形象,渲染舞台氣氛。舞台美術經曆了多個發展階段,隨著時光的推移,它不僅成為舞台藝術的重要一環,更融入當代人文生活之中,成為了一門學科、一個行業。舞台美術從傳統的戲曲布景到現代的舞美創意,借助於現代科技的發展,不斷融入新觀念、新元素,影響著演劇事業發展,傳遞著文化訊息。舞台美術不在局限於舞台之上。它不僅受到藝術愛好者、演出團體的關注,更為學術團體、乃至整個文化領域關注。二十世紀中期(1967年),各國舞美設計組織成立了“國際舞台美術組織”,同時在捷克首都布拉格舉辦“布拉格國際舞台美術展”。這是舞台美術與展覽陳列的首次“融合”,雖然此次展覽僅是作為舞台美術設計們展示自己作品、交流創作心得的平台,並未將舞台美術元素與展覽陳列設計從技術應用的角度加以融合,但仍給予人們以啟迪,成為全球最大的藝術表演設計展覽、世界舞台美術領域的奧林匹克盛會。自此之後,此項展覽成為舞台美術領域的盛會,每四年舉辦一次,是國際唯一的、最具有權威性的舞台美術展,在世界藝術領域具有廣泛的影響力與極高聲譽。2005年在加拿大多倫多首次舉辦了“世界舞台設計展”,每四年一次,在世界不同國家舉行,是布拉格國際舞台美術展之外世界上最重要的舞美展事。除此以外,世界各國也各自舉辦本國的國家級舞台美術展覽,如美國每年舉行一次舞台美術年會,形式趨向於行業博覽會,院團、院校、工廠、個人均可參與;而英國則是於每次國際性舞台美術展覽前一年,舉辦學術性舞台美術展覽,並評選優秀作品參加國際大展。中國的舞台美術與展覽陳列的首次結合是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1982年在北京首次舉辦全國性舞台美術展覽,即“第一屆全國舞台美術展覽”。1986年中國代表參加了第六屆開始參加布拉格國際舞台美術展,首次登上世界舞台;1987年中國舞台美術學會加入國際舞美組織,為“國際舞美組織中國中心”,加強了與世界舞台美術領域的文化交流。此外,地方院團、院校及舞美學會分支機構則不定期舉辦相關展覽。這些展覽雖以展示設計作品、交流創作心得為目的,但為更好的展示設計作品、還原藝術氛圍,舞台美術設計師們也日趨注重設計作品與展示環境的融合,從而推動了舞台美術元素與陳列藝術設計交叉、應用。
作為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大劇院成立後即將工作重點放在了原創劇目的生產製作之上,並對舞台美術行業發展投入極大關注。自開幕運營至今,國家大劇院製作歌劇、京劇、話劇、舞劇等共36部,其中58%的舞台美術為中國舞美設計製作,42%的舞台美術為國外知名舞美大師進行設計,由中國舞美工廠、服裝廠進行加工。一方麵加大投入,為國內舞台美術的創作提供平台,推動了國內舞台美術的發展,另一方麵也通過與國際知名設計的合作,促進國內外舞美領域的學習與交流。此外,為使舞台美術“走出幕後”,使更多觀眾、藝術愛好者了解舞台美術、喜愛舞台美術,劇院自2009年始,舉辦“回眸經典——國家大劇院原創與製作劇目展”和“精彩在這裏綻放——國家大劇院藝術成果展”兩項展覽,並將其作為常設陳列向觀眾開放,展覽包含了劇目製作背後的故事、舞台美術設計等諸多內容,其中舞台美術模型、演出服裝、舞台美術效果圖、服裝設計圖、舞台場景複原等為展覽亮點,展覽每年更新一次,對文字、圖片、展品等進行增補調整,截止至今兩展覽共吸引觀眾超過300萬人次,極大地拉近了觀眾和舞台美術的距離,促進了舞台美術知識的大眾化、普及化,使舞台美術不在藏身於幕後。除普及性展覽外,國家大劇院也舉辦學術性展覽,以期促進舞美領域學術交流,推動舞台美術行業發展。2011年,國家大劇院策劃、主辦了“2011·北京舞台美術設計邀請展”,該展覽由中央戲劇學院、上海戲劇學、中國傳媒大學共同協辦,中國舞台美術學會、國際舞美組織中國中心進行學術支持,周本義、薛殿傑、劉杏林、高廣健等國內老中青三代舞美設計齊聚於此,以作品展示、研討座談等方式進行學術交流。2012年,舉辦“古典也時尚-國家大劇院舞台服裝展”,以舞台服裝為主題,以服裝、配飾、設計手稿、製作圖樣為展品,並於展期內舉辦專題講座,旨在通過多個角度展示舞台服裝的魅力,將舞台服裝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使觀眾舞台美術產生深層次了解。同年,國際舞台美術專業學生作品交流中心主辦、國家大劇院協辦“2012國際舞台美術教育展”,此展覽以舞美專業學生作品為主,旨在鼓勵青年學生進行藝術創作,加強國際學術交流,促進青年——代舞美設計們學習、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