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新課程標準下初中化學創新教學的思索(1 / 2)

教學園地

作者:高春紅

1 前言

初中化學新課標要求學生要從化學的角度逐步認識自然與環境的關係,分析有關社會現象,引導學生認識化學在促進社會發展和提高人類生活質量方麵的重要作用,通過化學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社會責任感。筆者結合教學實踐,談一下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2 創新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90後的初中學生頭腦靈活、思維敏捷、見多識廣、興趣愛好廣泛,但由於受網絡、家庭溺愛、社會風氣等影響,對上學求知表現出不感興趣,不會積極主動地去學習。為此,教師在教學中要以學生為本,創新教學方式和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1 用趣味性化學實驗引發學生的好奇心

教師上課時要充分利用化學實驗的魅力,補充一些趣味性實驗如“魔棒點燈”“燒不壞的手帕”“會變色的花”“噴水成圖”等,將學生帶入神奇的化學世界中,可喚起他們強烈的好奇心,使他們產生學習化學的渴求之情。

2.2 課堂教學用生活實例引發學生興趣

例如,教師在介紹物質鑒別方法的時候,可以聯係到廚房裏的糖、酒、醋的區分;在介紹溶洞裏石筍、鍾乳石的形成時,讓學生聯係水垢的成分、形成以及除去方法,並探究滴水穿石的真正原因,激發學生旅遊的情形再現;等等。教師在教學時多開發這樣與生產、生活貼近的資源,既做到理論與實際的聯係,擴大學生的視野,又強化人與自然環境共生共榮的意識,最終達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3 課堂教學要以學生為本

教師要充分尊重90後學生的選擇權和自主權,盡量多給學生以時間和空間,強調“發現——探究”,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學習的真正主人;教師應轉變教學觀念,以引導者、參與者、合作者的身份和學生共同學習。把時間交給學生,課堂變為學生討論、交流的場所,教師及時點評和鼓勵,為學生提供展示平台,重在服務。在活動中學生學會自主、合作的學習方法,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成為真正的主人。

2.4 創新教學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針對不同的教學時間、不同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精神狀態,教師要適時調整教學方式。下午第一節課,學生的集中性較差,為此教師就該變個花樣進行教學,如講個幽默笑話,讓學生哈哈大笑,調節學習的節奏,使昏昏欲睡的學生打起精神,這樣就可以激活課堂氣氛,為學習新知識做好鋪墊,使課堂教與學的氛圍都有好的改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