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園地

作者:李譚

1 製定科學的複習計劃,做好統籌安排

1)製定複習計劃,首先做好時間的統籌安排。各階段和各部分內容的複習,一開始就要在時間上做好周密的安排,切忌頭鬆尾緊。一般情況下,總複習大體上安排四輪複習。因為今年的時間較緊,爭取在3月上旬結束新課的教學,而後進入總複習。

2)其次是選好資料,教師分塊自製資料。對學生的複習資料不需多但要精,隻有一本練習冊,是教師精心挑選的。對每一輪的複習都責任到人,精心選題自製資料和練習,側重對重、難點知識及學生易錯題型的訓練。課堂練習題和課下作業均印製成十六開的小篇子,甚至是小紙條的形式,靈活方便,量又不大,避免讓學生望而生畏,又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2 抓好每一輪複習,夯實基礎

第一輪複習的總體目標:突出知識主幹,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主要是按課本章節順序進行,個別次序可適當調整,著重抓章節過關,夯實基礎,並配有相應的練習。要通過這一輪的複習,促進學生努力做到“沒有記住的記住了,不理解的理解了,記住的會用了,會用的用準了,用準的用熟了”。

教師必須做到5個來:知識係統出來,規律總結出來,方法歸納出來,難點突破出來,技巧掌握下來。

1)集體備課。要精選功能典型的習題,處理好新題與常規題的關係,以知識間的相互聯係、方法綜合運用、典型的中檔題為佳。要精選針對性的習題,加強學生的弱項(易混、易錯、規範表達)訓練。習題設計必須體現4個層次:自學能弄懂的(放手自學),討論能解決的(充分討論)、練習能清楚的(動筆去做)、需要講解才明白的(巧妙引導)。

2)課堂教學要追求精細化、清晰化,力求精雕細琢,在學教案的設計、選題中高標準、嚴要求,在授課、作業、限時等方麵進一步規範操作。

3)經常進行隨堂檢測、周檢測和模擬統考。隨堂檢測主要是檢查學生對本節知識的掌握,及時彌補;周檢測目的是使學生在實戰中得到鍛煉,師生及時發現問題,作為專題設置的依據;模擬統考目的是全方位檢查學生知識的掌握情況、應考能力和考試心理,做好針對性指導。限時訓練中特別指出:要培養學生的“限時意識”和“搶分意識”。

4)對學生進行分類輔導。要做到“一天最少找一個學生”,利用“錯題本”、自習和課下對學生進行知識和心理的雙向輔導,鼓勵學生主動發現問題,勤學好問。普班學生要求盯住優生中化學學科弱科,作業要麵批麵改。

第二輪複習是以綜合提高為目的,通常是按照身邊的化學物質、物質構成的奧秘、物質的化學變化、探究與實驗5個專題進行。

1)複習時要著重整理知識,形成知識網絡,加強知識間的縱橫聯係,注意總結規律性的知識,進一步加深對基礎知識的理解。

2)要以練習為主,習題(試卷)講評課要做好學生解題情況分析,確定講評思路及重點,針對中考要求,明確為什麼講、什麼時候講、怎樣去講。講試題編製意圖和特點,評學生審題和理解能力;講如何審題、如何表述、如何規範、如何采得分點、如何計算,評學生解題思路和方法的優劣。重視學生“想不到”問題的處理,解決“一聽就會,一做就錯”的矛盾。要歸類講解、究因精講,要變式講、講正解、講它解、講誤區、講方法、講規律。

第三輪複習是以知識技能的綜合運用和融會貫通為目的,進行綜合提高訓練,多收集新資料、新信息,介紹新穎題型。

3 科學地選擇習題

3.1 精選精練,不搞題海戰術

練習,對學生的學習是必不可少的,教師要篩選一些科學的、重要的、與教材貼切的、有針對性的習題讓學生練習,而不是麵麵俱到,大搞題海戰術,建議習題也要“少吃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