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強化維權機製建設 暢通職工訴求渠道 多渠道多方麵共建和諧勞動關係(1 / 1)

黨工共建 創先爭優專欄

作者:

近年來,昆明鐵路局勞動爭議組織結合自身特點,在組織健全、機構完善上下功夫,逐步形成了以政策法規宣傳為先導,暢通職工訴求渠道,建立信訪接待製度、平等協商和集體合同製度為基礎的勞動爭議預訪、預警機製。

強化領導,注重協調,形成合力。路局黨委將勞動爭議調解工作納入路局黨、政、工、團一體化考核中,形成了行政、工會、基層單位三方力量,把構建和諧勞動關係的工作抓緊抓實。工會負責抓勞動爭議調解和勞動法律監督組織網絡建設,依法形成路局勞動爭議工作機製;路局工會與勞資部門建立了聯席製度,對可能引發勞動爭議的各種問題,及時進行排查和追蹤,使決策向著更科學、更有利於廣大職工群眾的根本利益方向調整,從而減少了勞動爭議的爭議源,實現了無本級和上級糾錯案件,有效預防和化解勞動爭議引發的群體性事件。

完善製度,明確責任,健全管理。一是製定了勞動爭議預警機製、群體上訪應急處理預案,列出時間表,確保出現問題得到有效處理和控製;二是建立調解案件歸檔製及計算機登錄管理製,在數據庫中進行分析管理,查找不足和差距,製定整改辦法,提高企業管理的有效性和可控性;三是堅持“領導接待日製度”,製定完善了“集體上訪處置預案”製度、處理信訪突出問題及群體性事件聯席會議製度、工會和勞資定期聯係製度,定期召開聯席會,對排查出來的問題進行預測、預審,達到標本兼治有效預防的目的。

運用載體,源頭把關,超前預防。一是把推行平等協商和集體合同,作為理順勞動關係,優化勞動條件和工作環境的有效載體,突出集體合同的實效性、操作性、聯動性,帶動各項工作;二是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重大問題,均交職代會或職代會聯席會議審議通過後才進行實施,從源頭上堵住可能引發勞動爭議的各種政策的出台,有效地減少了勞動爭議;三是深入基層站段開展經濟機製轉換下勞動關係的變化調查研究,把握爭議動向,掌握誘發勞動爭議的第一手資料,為避免勞動爭議的產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搭建平台,暢通訴求,主動服務。一是設立了“111”熱線職工來訪接待室、服務徽標,配齊相關硬件設備,並成立服務領導小組;二是工會與行政建立了信息互通反饋製度和職工因工傷亡、突發性重大意外災難、勞動爭議、群體性上訪等職工權益保障援助聯動工作製度,相關行政部門指定專人配合做好相關事件的處理。

“111”開通以來,共為職工提供各項政策法律谘詢服務2273次,調解和避免各類勞動爭議案件486件,主動回訪職工700餘人次,實現所受理的來訪案件沒有一起進入勞動爭議調解程序,或上升到勞動爭議仲裁,或提起民事訴訟。“111”熱線,被廣大職工親切地稱為“職工的暖心線”。

重視信訪,依法監督,熱情服務。一是從信訪工作入手,發揮黨、政、工、紀信訪接待作用,對違反《勞動法》等政策法規,實行勞動法律監督;二是主動深入沿線、深入基層單位調查研究,及時處理信訪突出問題,將問題控製和化解在萌芽狀態;三是製定《昆明鐵路局重大決策信訪穩定風險評估辦法》,成立重大決策信訪穩定評估領導小組,路局規定凡是涉及職工利益調整的政策出台前必須經領導小組進行信訪風險評估,對可能產生的信訪穩定風險製定預案。

提高素質,培訓骨幹,增強能力。一是局工會購置了《勞動法》和相關配套法規及勞動爭議調解實用手冊,舉辦勞動爭議培訓班共計56期,培訓基層調解員和宣傳員285名;二是積極參加了全總省總和鐵總舉辦的勞動爭議調解員培訓及勞動法律監督員培訓班,經過考核先後有158名調解員獲得勞動爭議調解員資格證書;三是建立了勞動執法培訓製度,每年培訓260名勞資幹部,提高勞動法律法規的執法水平,全局有628個經濟組織在雲南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的年度勞動執法年審中全部合格。

關心職工,以情暖人,和諧發展。一是截止2010年12月31日,路局共籌集了1.5億元的專項資金,為5.4萬餘人次的職工提供了8191萬餘元的助困、助學、助醫幫扶救助金,定期走訪慰問特重困職工,切實解決了職工的後顧之憂;二是在跨地區安置富餘人員,實行“有情分流”,創造了一種相互理解的良好氛圍;三是著力改善職工的生產、學習、生活環境,堅持每年開展一次職工體檢,配備“關愛藥箱”,並邀請醫療專家赴鐵路沿線開展“名醫專家昆鐵行”,管內4條鐵路幹線全部建成雲南省的“鐵道運輸文明線”。同時,以“創建學習型組織,爭做學習型職工”為重點,路局成立“雲嶺鐵騎”職工藝術團及各種單項協會20餘個,廣泛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在企業與職工間積極營造和諧的氛圍,有效地避免了勞動爭議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