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借宿(1 / 2)

“此地不宜久留,那群土匪不見得會一個勁兒追殺過來,幹掉三當家皮右才是當務之急,他們不會為我們這些無關之人費太多時間。但拖著這麼個累贅,還是太危險。”玄和眯起眼睛審視著地上奄奄一息的應然,神色冰冷。

安辭看他神色不善,有些緊張:“阿和……你莫不是想應然扔在這裏吧……他有毒在身……”

玄和不動聲色地收斂了神情,有些委屈地撒嬌道:“安安怎麼能這麼想我呢,我不過是分析一下局勢罷了,所以我們更要趕快帶著他離開這裏啊。我先去前探探路,安安你先在此地歇息,今天太過勞累,歇息會兒再動身。”

安辭不疑有他,點頭附和道,“那你快去,我先用藥囊裏的參丸給應然吊著命。這毒我們無能為力,隻能快些向東走,和哥哥會合才是。”

玄和閃身去了,有些懊惱自己一時不察竟把骨子裏的戾氣顯了出來。可是……玄和皺起眉毛,美麗到妖孽的臉上滿滿都是怒氣,那個人不但比自己早認識安安,連身邊隨便一個下人都可以在安安的心裏占據一席之地。她對那下人好還不是因為那個人—她那所謂的哥哥的緣故嗎?玄和越想越氣,一掌拍在身旁的樹上,驚飛了一群夜棲的老鴉。

玄和再回來的時候安辭已經攏好了一個小小的火堆,應然也已經從昏迷中醒轉,臉色蒼白著跪謝了玄和的救命之恩。玄和心裏不屑,表情仍是冷淡的。

三人在附近山洞裏湊合了一夜,倒也平安無事。這晚,宗意臨行時贈與安辭的許多小玩意兒倒是派上了用場,什麼火折子啊,驅蟲的薄荷靈啊,引得安辭連連讚歎宗叔叔的細致周全。

第二日,三人吃了點幹糧便匆匆繼續趕路。途中並沒有經過村落,好在荒郊野外有水源,又有樹上數不清的果子,雖然有些尚還青澀,偶爾運氣好的時候還有野味來改善夥食。這樣風餐露宿的生活安辭第一次經曆,也不覺委屈枯燥,別有一番新鮮感在,也算一帆風順。他們沿著縣道走,午時發現了縣誌。原來他們已經離開了直門縣,進入了柳河縣轄區。

直到第三日申時,天色已暗,一個小小的村落才出現在三人眼前。

石牆,籬笆,竹篾,雞鴨,夜幕籠罩下的小山村顯得格外淳樸。幾家燈火亮起,映著西方天空幾顆淺淡的星星,氣氛極為靜謐祥和。

安辭他們打算在此地借宿。來到一戶雖院子不甚大但很是整潔的人家門前,他們隔著矮矮的被牽牛花裝飾的籬笆向屋裏喊:“打擾了,可有人在家?”

院裏雜毛的小土狗氣勢洶洶地衝著三人狂吠,大有掙開簡陋的繩子撲上來和他們打一架的架勢。一扇木窗吱呀呀的響了,一個滿頭銀發聲音顫巍巍的老婆婆探出頭道:“是誰啊,做甚麼?”

安辭半真半假地解釋他們出門遊曆,不小心食了毒果,奔波求醫,途徑此地,實在疲憊,借宿一宿。

婆婆道:“可以的,快進來吧。”又輕斥了小土狗一句:“花子!”氣勢洶洶的花子立馬乖乖坐下,搖著尾巴可憐兮兮。老婆婆關了窗戶,過了會兒,打開堂屋的大門,招呼道:“快點進來吧,夜深露重的,小心著涼。”

安辭這才推開籬笆,三人進了院子。昏黃跳躍的燭光下,隱約閃現雙鬢花白的老婆婆臉上縱橫的溝壑,慈眉善目的婆婆有些拘謹:“快坐,快坐,喝些熱湯,去去寒意。”

安辭他們接過泛黃但是十分幹淨的舊瓷碗,飲了幾口熱湯,隻覺一股熱氣融化了周身的寒意,異常愜意。

同老人家一番交流後,三人得知此地原來是林家村,全村同姓同族。而這位老婆婆年輕時和丈夫一起去了京中做小生意,可惜丈夫早逝,唯一的兒子幾年前又得急病去世,便獨留了老人家一個人,她便回了村子裏。幸得族長心善,不時接濟,四周的鄰居也都沾親帶故,對她頗為照顧,老人的生活倒也安樂。

得知他們兩日沒吃過一頓正經的飯了,林婆婆忙起身去了灶房,為他們做了頓飯。幾碟涼拌的山野山蔬,一碗小米粥,倒是讓安辭吃出了從前山珍海味都沒有的滿足感。

吃飽喝足以後,林婆婆端來茶水讓三人漱口。一直沉默的應然因中毒兩色蒼白,婆婆收拾了自己兒子從前的房間,安辭讓玄和攙著應然去裏屋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