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生肖文化讓智慧更靈動。學校開發了“生肖文化”校本課程,建立了紅領巾生肖文化研究院,共建了生肖文化實踐基地,舉行了生肖特色主題隊會,構建了十二生肖爭章體係,培養學生多元智能,提升能力,啟迪智慧。
3.心理社團讓心靈更陽光。為了引導學生以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對待生活,培養健全的人格,學校根據學生心理年齡特點在六個年級分別建立了“心生我材”、“書香沁心”、“彩色心情”、“沙盤繪心”、“心聲悠揚”、“心願成真”六個心理社團,每月以“責任”、“感恩”、“堅強”、“寬容”、誠信”等主題,通過遊戲、閱讀、繪畫、沙盤、音樂、心理劇的方式進行活動。同時,學校針對不同的學生群體建立了“大手拉小手”、“方圓之家”、“親子時間”、“創造力”等係列校級特色心理社團。在心理老師的有序組織下,學生們在心理社團活動中收獲了快樂,收獲了成功,收獲了希望,心靈變得更陽光。
4.特色課程讓能力更卓越。學校編寫了低、中年級美術校本教材《多彩童畫》,著眼於兒童想象力和創造力的提高,致力於以藝術啟迪智慧。《快樂足球》校本課程的開設,鍛煉了學生體能,培養了學生品質,推動了陽光體育的開展。
四、變促進為奮進,建構“智圓行方”的課堂教學文化
1.範式研討,探究教學策略。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學校針對年輕教師多的現狀,以“規範教學、高效課堂”為主題,開展了“拚音教學”、“詞串識字”、“練習課”、“計算題”等學科教學範式的研究,並在課堂教學中推廣。通過學習理論、構建框架、實踐反思、優化教法,形成基本的教學流程。用基本範式來幫助教師把握各類課型的基本教學規律與策略,形成了具有方洲特色的課堂教學文化。
2.學科特色,落實減負增效。各學科本著“夯實基礎、減負增效”的原則,結合學校實際,選準學科建設方向,著力培養學科特色。語文學科全力推進課外閱讀,在學生廣泛閱讀的基礎上提高語文素養;數學學科圍繞“有效反思”,探尋“單元反思”新形式;英語學科以校園生活為情景進行口語交際訓練,切實提高學生英語口語水平;音樂學科讓孩子在傳統藝術的熏染中感受民族文化的博大;體育學科讓孩子在足球的世界裏綻放童年的活力;美術學科讓孩子在童畫的天空裏塗抹絢爛的童年;信息技術學科構建可移動的信息化課堂。係列措施的落實,提升了課堂效能,形成了方洲學科特色。
3.自主學習,凸顯學生主體。教是為了不教。學校通過課前預習菜單指導、課中學習創新引導、課外拓展興趣誘導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製定誦讀卡、試行導學案、編製課外閱讀指導手冊、定製反思本、梳理知識樹、英語情境對話等係列實踐活動,使學生在預習、聽課、作業、複習、思維、作息等各方麵的習慣得到了培養,促進了學生家庭自學,課堂智學,課外廣學。
五、變特長為特質,打造“智圓行方”的特色校園文化
學校特色建設是學校文化的展示、個性的體現,是學校品牌創立、品位提升的需要。
1.五彩畫筆繪就藝術童年。學校以《依托兒童畫項目研究推進學校特色建設》的課題研究為切入點,邀請了藝術、教育、科研領域的多位專家到校開展美術活動,進行發展規劃和過程性指導。學校還開設《多彩童畫》校本課程,全方位探索學生美術素養的培養。中國藝術工作室、綜合材料工作室、漫畫工作室、色彩工作室、現代裝置藝術工作室和版畫工作室的設立,速寫培訓、國畫沙龍等教師培訓的蓬勃開展,藝術節、特色周、繪畫達人秀等主題活動的高潮迭起,讓方洲小學浸潤在童畫的世界裏。
2.快樂足球推進一校一品。學校在所有班級每周開設一節足球課,由專業的足球教師任課,實施校本教材《快樂足球》。學生球場上的奔、運、盤、帶以及足球遊戲、足球操活躍了學生身心。校內班級足球循環賽既能讓學生分享成功的喜悅,又能讓學生勇敢地麵對挫折。與園區新加坡國際學校、草橋小學開展的友誼交流活動讓學生體驗了足球帶來的快樂與成長。學校製定了階梯式足球評價體係,開展了足球文化的係列宣傳實踐,內化了學生的品質需求,讓學生身體更強健,品質更堅韌,智慧更豐盈。
(作者單位:江蘇省蘇州工業園區方洲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