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校長問:一種有效的校本培訓方式
管理智慧
作者:周飛虎
以校為本的教師培訓,在關注教師的教育思想、教育行為和教學效果的同時,能更多關注到教師的個人思想、精神狀態和工作生活。校本教師培訓關心的是每個教師的個人成長,加強的是教師從事教育教學事業的社會責任感,進而提高每位教師的教學能力,有效促進教師個人的發展。
然而在實踐中,盡管學校和教師有提高專業素質、解決具體問題的需要,但是教師和學校的需要往往並沒有在概念上和行動上促成“校本培訓”的務實求精,校本培訓中存在著不少問題。例如,教師對教育理論的學習沒有興趣;培訓過程中熱衷於一些熱點問題、宏觀問題,而不是從實際情境中提升出來的共性問題;培訓往往停留在擺擺樣子、走走過場的聽課評課上,缺乏對具體問題的持續關注與研究。
我們必須承認,校本培訓對教師專業發展和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發揮著一定的作用,然而,當前校本教師培訓實踐中的統一性,已成為製約教師發展的重要障礙,甚至可以說,它背離了教師為本的“校本教師發展”核心理念。教師個體的專業智慧往往很難在“校本”的土地上得到有效生成。校本培訓的“本”在哪裏?在校本培訓工作中,如何為教師提供一個在實踐中學習、研究、反思的平台和過程,使培訓與教師所從事的教學工作緊密相連,使培訓有效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作為一所新建的高中,南京市天印高級中學也在積極探求校本培訓的創新之路,並初步摸索出“答校長問”這一有效形式。
一天上午,我走進教務處,遞給分管教學的張副校長一張紙,囑咐他第二天早晨交到校長室。紙上其實是一份限時研討卷——
1.你認為一名天印高中的優秀教師應該具備哪些品質?
2.2007年由四所薄弱學校整合創建的天印高中,2010年、2011年、2012年連續三年保持推進率全區第一,一舉囊括2012年南京市高考教學工作三項大獎,你認為她成功的要素有哪些?
3.在天印高中教師關愛學生有哪些具體體現?
4.我校教師的課堂教學改革與有效教學的要求相適應嗎?應該如何引導教師努力做到這一點?
四個問題涉及多個方麵,有教育理念,有教學實踐,有人文管理。第二天與張副校長研討時,他坦言“時間有限,難度不小”,同時他感覺這種命題式校本研討能很好地促進“局內人”回顧反思、悉心總結,他準備在教研組組長的層麵上嚐試嚐試,並進行階段式跟蹤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