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中共十八大以來,全國政協在發揮委員主體作用方麵采取了哪些新的舉措?
孫懷山:中共十八大以來,新一屆全國政協高度重視、積極探索發揮委員主體作用的新渠道新方式,采取係列舉措。主要包括:加強委員學習培訓。新一屆全國政協委員當中,有近一半是新任委員。我們專門舉辦了新任委員學習培訓班,幫助新任委員盡快進入角色、做好履職工作。先後舉辦了三次常委會集體學習講座和兩次在京委員學習報告會,努力為委員開闊視野、提升能力創造條件。
積極搭建履職平台。創立了雙周協商座談會,結合過去工作經驗和自身實際,適當增加了履職活動的密度。今年形成了1420的工作格局:“1”是指一次全體會議:“4”是指2次專題議政性常委會議和2次專題協商會:“20”是指20次雙周協商座談會。今年全國政協還有86項重要視察調研,各專委會和界別還靈活廣泛地開展專題協商、對口協商、界別協商、提案辦理協商活動。
健全工作製度機製。針對以往存在的“月主席、季常委、年委員”現象,製定和完善了《全國政協主席會議工作規則》《關於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聯係專門委員會的意見》《關於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聯係界別的意見》《關於十二屆全國政協專門委員會相應聯係界別的意見》等一係列製度文件,進一步為主席會議成員、專委會、界別和委員履職盡責,提供了製度機製保障。
《瞭望》:政協參加單位、專委會、界別、機關等在聯絡服務委員方麵各有什麼優勢和作用?
孫懷山:人民政協參加單位、專委會、界別和機關都肩負有聯絡服務委員的重要職能。
人民政協的參加單位自身有著比較完善的組織架構、運行機製、履職形式和工作隊伍,且可以以本黨派團體的名義在人民政協開展活動,在聯係服務政協委員特別是本黨派團體政協委員方麵,具有堅實的組織基礎、便利的條件和先天優勢。
專委會在聯絡服務委員方麵發揮著重要的基礎性作用。以十二屆全國政協為例,參加9個專委會的政協委員占到全部政協委員的30%。如果各專委會都能夠切實把本專委會委員的積極性調動好,很大程度上就能夠帶動和促進整個政協委員隊伍作用的發揮。
由界別組成是人民政協組織的重要特色。政協委員按界別產生,是各界別群眾的代表。切實發揮界別在聯係服務委員特別是本界別委員方麵的積極作用,增進界別內部委員之間的聯係和溝通,開展富有自身界別特點的履職活動,有利於彰顯界別優勢、提升履職實效,有利於全麵表達界別群眾利益訴求,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
政協機關是人民政協組織的辦事機構,為委員履職做好參謀、組織、聯絡、協調、服務等工作,是政協機關的基本職能。
應該統籌發揮好政協參加單位、專委會、界別、機關的作用,進一步強化組織依托、明確功能職責,不斷拓展聯絡渠道、創新聯絡方式、完善聯絡機製,努力構建起廣泛多層製度化的全方位委員聯絡服務體係,更好引導和組織廣大政協委員開展履職活動。
探索有益經驗
《瞭望》:十二屆全國政協如何有效發揮京外全國政協委員的作用?
孫懷山:十二屆全國政協京外委員占全部委員的57%,超過了一半。京外委員作用發揮得如何,直接關係到政協履職工作的整體質量和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