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保險需求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1 / 3)

中國保險需求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

軟科學研究

作者:尚君等

摘要:本文采用1985-2011年的相關時間序列數據,運用協整分析和分位數回歸方法,將保險需求細分為人身保險需求和財產保險需求,分別分析了在不同需求水平下人均GDP、人均教育支出和居民可支配收入對保險需求的影響程度,結果表明:三個影響因素對人身保險需求和財產保險需求均存在顯著的正向作用,但整體而言,各個因素對人身保險需求的影響程度均大於對財產保險需求的影響程度;在不同的保險需求水平下,各個影響因素的影響程度存在差異。

關鍵詞:人均GDP;人均教育支出;居民可支配收入;分位數回歸

中圖分類號:C813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003-8256.2013.05.013

作為金融係統的三要素之一,保險具有經濟補償、資金融通和社會管理三大功能,在促進社會公平、生產發展以及社會穩定方麵發揮了重要作用。我國的保險業發展迅猛,已經成為國民經濟中發展最快和最有潛力的行業之一,特別是在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全球保險業總體陷入低迷、業務增長緩慢的情況下,我國保險業充分發揮了社會穩定器的作用,快速走出危機,並保持了較快的發展速度。隨著保險業的快速發展,國民對保險產品的需求也越來越旺盛。我國的保費收入從1980年僅有的4.6億元,增加到2012年的15490億元,保持了年均30%左右的增長率,大大高於世界年均增長水平。從中長期看,由於中國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社會多元化趨勢繼續發展,使得人民群眾的保險需求日趨多樣,國內保險市場容量將持續擴大。在這樣的背景下,深入研究保險需求的影響因素,可以為我國政府部門和保險公司製定相關的政策提供參考,從而充分發揮各個因素對保險需求的影響作用,促進保險業的持續均衡發展。

1 文獻梳理與評述

我國保險需求的影響因素較多且比較複雜,在眾多影響因素當中,經濟發展水平是公認的影響因素,學者在研究中普遍把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列為影響保險需求的首要因素。肖文和謝文武(2001)認為保費收入與GDP基本呈正相關關係,保險業的超常規發展完全依賴於GDP的增長。卓誌(2001)結合中國經濟、社會以及人壽保險的實際情況,通過多元回歸方法研究發現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正成為影響中國壽險消費需求的顯著因素。田霖(2005)運用聚類分析法,研究得出我國保險市場總量的分布情況與我國各省份的整體經濟水平基本一致。肖誌光(2006)通過建立回歸模型得出:從數學角度來看,我國各地區保險密度的差異有86.11%是由經濟發展水平差異造成的。而錢珍(2006)運用時間序列數據,采用經濟發展水平、固定資產投資、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通貨膨脹等指標研究對非壽險需求的影響後,發現經濟發展水平和固定資產投資額對於非壽險需求有顯著的影響。

另一些學者除了研究經濟發展水平因素外,還考慮了很多其他的非經濟因素。周晶晗等(2003)在分析造成我國保險需求非均衡的原因時,除經濟因素外,還將市場發育程度、保險政策、文化觀念等因素總結為保險需求差異形成的原因。羅皓等(2005)認為影響保險需求的因素包括一般因素和特殊因素,其中一般因素包括區域經濟發展水平、人民生活水平以及自然條件等,而將政策方麵的因素歸為特殊因素。謝雲(2010)利用分位數回歸方法,不僅分析了經濟增長對保險需求的促進作用,而且還驗證了利率和通貨膨脹對保險需求具有負相關關係,並且在不同的保費收入水平下這種影響是存在差異的。戴成峰和張連增(2012)在對相關麵板數據進行實證研究後,發現財產保險的保費收入除了與 GDP存在正相關關係外,還與賠款支出以及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之間存在長期穩定的均衡關係,並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係。

以往的研究從不同角度,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分析了保險需求的影響因素,為我們進一步研究提供了經驗借鑒。也有部分學者針對保險需求影響因素的差異性進行了研究,但基本上是從區域層麵展開分析。另外,經驗表明各影響因素與人身險需求、財產險需求的關係是不同的。本文在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運用分位數回歸方法分別研究各因素對人身險和財產險的影響程度,通過實證研究分析力圖更加細致的描述不同保險需求水平下,各個因素影響程度的不同,為我國製定政策統籌保險業發展提供有益的借鑒和參考,從而促進我國保險市場的均衡穩定發展。

2 指標選取、數據說明與研究方法

2.1 指標選取與數據說明

影響保險需求的因素主要有:一、經濟發展水平。保險是商品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與生俱來就與經濟發展有著密切的關係,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會促進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促進保險市場的完善,提高居民的文化程度,進而影響保險產品的價格、險種類型和居民的保險意識等。因此,經濟發展水平在保險市場發展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是提高保險需求最重要的驅動因素。二、風險因素。“無風險,無保險”,風險是產生保險需求的觸發條件,風險程度越大,風險所致的損失越大,保險需求就會越強烈。三、保險消費者的貨幣收入,消費者的貨幣收入直接影響到其購買力的大小,當國民收入增加時,保險商品的消費者會有更強的繳費能力,保險商品的消費量就會隨之擴大。四、教育水平。居民的教育水平越高,通常其風險意識越強,進而保險需求也就越大,並且教育程度越高,收入水平也相對較高,從而其保險的購買能力較強,進而對保險的需求也較大。五、價格因素。保險商品的價格就是保險費率,保險費率與保險需求一般呈反方向變化,不同的保險商品,保險費率對保險需求的影響不同。

選擇指標時既要考慮到以往研究中對影響因素形成的較為一致的結論,又要考慮到因素的可量化性,同時影響保險需求的因素在人身保險業和財產保險業之間並不盡相同,為了能夠在人身保險和財產保險之間進行比較,盡量選取能夠同時影響人身保險和財產保險的因素。限於篇幅和統計數據的可得性,在綜合考慮上述因素的基礎上,本文選擇了以下指標進行研究。

(1)人身保險密度(Life Insurance Density),用LID表示,用來反映人身保險需求的總體情況。

(2)財產保險密度(Property Insurance Density),用PID表示,用來反映財產保險需求的總體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