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軟科學項目管理有關問題的哲學辯析(1 / 3)

軟科學項目管理有關問題的哲學辯析

軟科學研究

作者:王建國等

摘要:本文應用哲學原理和係統分析的方法,對軟科學項目管理體係構成、各參與方責任、訴求及相互間的關係;軟科學項目管理的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麵等進行了辨析。結合軟科學項目管理的實踐,簡述了作者對軟科學項目管理理念創新的理解和感悟,以及在此指導下所進行的初步改革探索。

關鍵詞:軟科學項目;係統;管理;哲學;矛盾;創新

中圖分類號:G30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003-8256.2013.05.012

自我國設立軟科學計劃以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國外先進項目管理理念的不斷引入,國內一些專家學者相繼開展了軟科學項目管理的理論研究,不少軟科學計劃管理部門和研究機構也進行了各種形式的軟科學項目管理改革嚐試,出現了許多先進的理論和較為成熟的做法。但按照哲學原理,對軟科學項目管理進行深層次的思考,繼而將所思、所悟、所得凝練、升華後指導實踐,並取得初步成效的案例,至今尚未見報道。現將作者在實際工作中的一些思考和做法刊出,供軟科學項目管理同行參考。

1 軟科學項目管理工作體係是由相關組織及其人員、一係列管理規則和過程等因素組成的複雜巨係統。

在此係統內,參與軟科學項目管理的組織包括項目管理部門、課題組、項目承擔單位及其主管部門、評審專家、成果應用機構等。在項目研究過程中,各參與方都應按照規則運行,但在項目實施的過程中卻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各自履行自己的職責,追求自已不同的權利。各主體的責任和訴求相互關聯,相互交織,有時相互對立,也可能互為因果,對立的雙方中某一方的職責,可能是另一方的工作基礎,而一方的權利,可能需另一方承擔相應的責任才可能存續。參與軟科學計劃研究項目實施過程中的各相關人、事、物構成了對立統一的矛盾有機整體。係統內矛盾各方即對立,又統一;即相互排斥,又相互依存;矛盾各方的地位和關係持續發展、變化,不斷相互轉變、替代。

軟科學項目與其他項目一樣,也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包括:立項階段(包括項目申請指南的編製及發布、項目申報、評審、審批、立項等)、實施階段(開題、研究方案實施、中期考評、變更處理等)、結題驗收(包括驗收申報、驗收評審、成果登記、成果歸檔、知識管理等)、成果應用(包括成果推送、應用跟蹤、情況反饋、應用績效評審獎勵等)等階段。在項目生命周期的每一階段都有一係列的不斷發展變化的活動主體及其活動連接組成,各參與方的“角色”扮演、作用的發揮、訴求的滿足程度等,決定著各階段活動的內容和結果。

軟科學項目管理係統組成的複雜性、主體訴求的差異性、參與各方關係的易變性等決定了項目實施過程中各環節發展的不可預見性。如不能正確把控,很容易使項目管理進入“盲區”,造成失控。為了保證項目沿著正確的路徑推進,必須對項目實施進程進行有效的監督和控製,這就對管理者的責任心、綜合素質和管理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能將軟科學項目管理看作一複雜巨係統,應用哲學的原理和係統的方法,設計管理流程,製訂管理規則和辦法,辯證地審視和處理項目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各種矛盾和問題,即可保障項目實施達到預期目標。

2 現階段軟科學項目管理的基本矛盾是日益增長的決策需求與軟科學研究成果針對性不強的矛盾。

我國實行改革開放的初期,隨著經濟社會發展,決策者麵臨的局麵越來越複雜,決策難度漸大。黨的一些高層領導意識到了建立一種科學、民主、高效的決策機製越來越緊迫和必要。1986年 6月31日,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萬裏同誌在首屆全國軟科學研究工作座談會發表題為《決策民主化、科學化是政治體製改革的一個重要課題》的重要講話,提出要大力推行科學民主決策。同時,也為軟科學規定了“屬性”和“宗旨”:軟科學計劃,實質上是在“市場失靈”的背景下,政府為了改變舊有的、傳統的社會管理方式,提高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水平、應對複雜的形勢,避免決策失誤,而采取的一種由政府出資,購買社會智力成果的行為。軟科學計劃設立的20多年來,軟科學管理和研究者以強烈的問題意識和責任感,密切關注中國跨世紀時期科技、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重大問題,直接投身到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前沿,為眾多的工程項目和社會事業進行了軟科學研究和論證,極大地提高了決策和管理的水平,為經濟、社會進步和推動決策科學化、民主化做出了積極貢獻。

如今,我國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社會事業全麵進步,工業化、城市化、市場化步伐加快,參與全球化程度加深。但也麵臨眾多深層次問題、矛盾。傳統發展模式不可能再維持下去,必須選擇新的發展道路;與此同時我國的政治文明建設也在不斷推進,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進程加快,問責製已浮出水麵。各級領導者決策麵臨的形勢之嚴峻,問題、困難之複雜,無論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發展曆程,還是回溯世界工業革命二百多年來的曆史,都是前所未有的。

從邏輯上推理,複雜多變的決策環境、決策科學化、民主化和製度化進程加快向前,定會產生日益緊迫、不斷增多的決策谘詢需求,使以為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和製度化服務為根本宗旨的軟科學的地位和作用逐漸凸顯,而作為現代決策的“智庫”或“外腦”,軟科學研究應為各級各類決策者提供有力的支撐和服務,責無旁貸地擔當其曆史賦予的神聖職責,即將迎來千載難逢的曆史發展機遇。但麵對軟科學發展的現實狀況進行客觀的審視,我們也不得不麵對這樣尷尬的局麵: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和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進程的推進,決策者無論從隸屬關係,還是可信賴程度,都更願意委托係統內部的研究谘詢機構承擔決策前期的研究任務,而不是軟科學研究團隊。長此以往,決策者與軟科學研究機構的聯係越來越少,關係也漸行漸遠,致使一些專職的軟科學研究機構慢慢被決策者遺忘,漸漸淡出決策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