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要用刀說話才能獲得的權力,被狄風幾句話就解決了問題,這時項梁的心裏,對狄風增加了幾分好感,也覺得狄風別看人年輕,卻有謀略和頭腦,不似自己的侄兒項羽那般,就知道動粗。
而此時殷通,對狄風也產生了感激。因為他為官多年,頗懂察言觀色,雖然他自感與項梁交情深厚,可剛才一見項梁的臉色陰沉,就知項梁對他已動了排斥之心,若不是狄風插言,也許他就會死於好朋友的劍下。
“人心啊人心,真是難測啊!”殷通不由得在心中感慨道。
可事已至此,又能怎麼樣呢?殷通也隻有認了,要怪就怪自己識人不明,交友不長眼睛,怪不得別人對你心狠。
這時項梁倒是有些心滿意足,春風得意,覺得自己沒費一兵一卒,也沒有刀鋒見血就掙得了起義的指揮權,這種便宜哪裏找去!於是想了想,便對狄風吩咐道:“去把項籍叫進來,咱們共商大計。”
狄風走出郡署後堂,來到大門前,項羽正在門口打轉轉,一見狄風出來,便上前問道:“狄兄弟,我叔父跟殷通談的怎樣?需不需要動手殺了這個庸人?”
至此狄風才明白,原來項梁與項羽早就定下要殺郡守殷通的事,隻是沒有告訴他而已。看來多讀書,便會多明事,哪怕是幾千年前的事情,也會盡收眼底!狄風在心中也感慨了一番,之後將項羽拉到一旁,低聲說道:“郡守已交出一切權力,響應起義之事,全權由項叔指揮,聽從項叔的安排,郡守甘居項叔其下,籌備軍需糧草。”
“好,太好了!其實我也不讚同叔父殺掉殷通這個朋友,隻是叔父總怕這個殷通是我們起事的障礙,才事先吩咐我見他的眼色行事,將其殺之!既如此,我們也算又多了同心協力一位朋友。”
看來這項羽果是性情中人,絕非莽夫一個,難怪一千多年之後的南宋女詞人李清照會用詩來懷念他!因而狄風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念,他認為不但好官殷通需要拯救,麵前這位項羽,其實也應完全需要拯救,絕不能讓劉季那個流氓,改名叫劉邦之後,以為他脫了馬甲,別人就不認識他了!要知流氓就是流氓,即使他做了皇帝,又能怎樣?還不是流氓一個?隻不過人們和那些曆史學家太相信成者王侯敗者寇罷了!就知道人雲亦雲,不敢用良知說話,因此才把劉邦這個流氓,捧成了一個會識人用人,又具有雄才大略的什麼漢高祖皇帝!
這般作想了一回,狄風似乎想起了什麼,突然朝項羽問道:“項兄,我聽說項叔曾教授過你兵法,但你隻學了沒幾天,就不願意學了,隻想學萬人敵,可有此事?”
項羽聽狄風這樣問,哈哈笑道:“確有此事,狄兄弟怎麼也知道這事?是我叔父告訴你的吧?什麼太公望《六韜》狄風公《三略》,什麼司馬穰苴的《司馬法》孫武子的《孫子兵法》,我對這些沒興趣,我就知道力拔山兮需力氣,打架要贏靠拳頭,倘若你力氣不大拳頭不硬,你就是再知兵,也僅是紙上談兵,就像趙括那樣,自己不但成了任人宰割的魚肉,且害得趙軍四十萬人盡數被秦將白起坑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