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風沒想到項羽會說出這樣的話來,認為項羽所說,不是沒有一點兒道理,因為隻有知兵又善戰,才是上上之策。
想到這裏,狄風感覺自己很悲哀,因為讀書,卻荒廢了自己所習練的武術,即使自己在兩千多年後能考上公務員又怎樣?自己能像諸葛孔明那般羽扇綸巾又怎樣?還不是隻懂運籌帷幄,卻不能上陣殺敵,繼而也就謀得一份職業,卻要被那些貪官汙吏腐敗分子呼來喚去,想為百姓謀事都難!還是南宋詩人陸遊在《冬夜讀書示子聿》一詩中說得好: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況唐朝開國初年,歐陽詢在他所主編的《藝文類聚》中也曾有論:仰觀象於玄表,俯察式於群形。也就是說,隻有知己知彼,才會看清自己,而不讓自己成為一個廢材,有才不得展,有誌不得伸,最後碌碌無為死去,黃土一丘草沒了!
世間曾經有言:細節決定成敗。豈不知你把細節做得再好,再做得滴水不漏,可你沒有大胸懷、大包容、達則兼濟天下的品質,無非也就是匆匆的過客,曆史不會記得你,哪怕你的骨頭都已經爛成了灰燼!
“生為人傑,死亦鬼雄。”其實何嚐不是對人活著時,對起一種人生價值價值的概括,是對時間君子的鼓勵呢?除非你是一個飽食終日的碌碌無為之輩,讓別人沒有任何話說!
當然狄風也知自己的能力有限,也許他在穿越之後,能夠改變秦末的格局,但他無法改變的卻是人心。因為人心,最是讓人琢磨不透的!
“狄兄弟,你在想什麼呢?你出來這麼半天,真是讓我們在裏麵就等了!”
狄風清醒過來,見項梁和殷通不知何時已經站在了他的麵前,當然還有旁邊項羽看著他的眼神。
狄風“哦”了一聲,這才從萬般思緒中回過神來,忙抱拳拱手對項梁和殷通說道:“真是慚愧得很,我剛才一思索,險些誤了響應起義的大事!”
可以說狄風的自責非常貨真價實,不像有的人當麵一套,背後一套,以玩人為能事,誤了朋友的好事,卻還要給自己找許多理由和借口,唐突了事。
項梁見狄風自責,又想他現已大權在握,一切在他項梁帷幄控製之中,便對狄風寬解道:“狄兄弟不必這樣責怪自己,人有七情六欲,難免分心,況我與郡守殷兄已商量好,明日正式舉義旗起兵,還望狄兄弟今後為項某多出主意,掃滅暴秦。”
“狄風願聽從項叔調遣。”
“好,我果然沒有看錯你,以你之能,可堪當我的謀事,也望你與籍兒多親多近,共同輔佐與我,他日我功成之時,也絕對不會虧待於你!”
“感謝項叔對我的器重,狄風肝腦塗地,也在所不惜!”
就這樣,當項梁取代殷通做了會稽郡守之後,狄風便被項梁任為謀事,隨同項梁在會稽郡郡署所在地吳中起兵,項家義軍很快占領了會稽郡下屬各縣,從而打響了項氏集團對秦朝複仇的第一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