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1 / 2)

在中國,最聰明的人不是頂尖科學家也不是那些跨國高管或者大學教授,而是考試期間的中國大學生,他們可以用一個晚上的時間完成一學期的課業學習,也能用超越常人的想象力與監考老師鬥智鬥勇。王南買來了米粒耳機掛脖子上;肖宵一咬牙把自己羽絨服的袖口內部剪了個洞塞小抄;神通廣大的嘉浩直接找來一個和他長得八分相似的人代考,逸偉見人那人不由得感歎嘉浩長得這麼醜竟然還有人來侵犯版權,不是這人有問題就是嘉浩他爸有問題。胡一宇既沒錢買道具,也沒魄力剪衣服,隻好把考試內容縮印下來用透明膠取字然後貼在礦泉水瓶子上,但他又不想讓周圍人知道他也搞這些手段,便將一切都偷偷著來。還有嘉浩和瀟神室友——異班同係的竺誌超,他則明確表示自己考試從來不作弊,誠信第一,考試成績不過是個數字罷了,掛科就掛科,自己反正無所謂。

期末考試已過,寒假便如約而至,臨分別前嘉浩和趙爽粘得像鼻涕,趙爽對嘉浩的愛已經深到了骨子裏,要他發誓寒假必須每天思念自己,不許和別的女人鬼混。嘉浩不敢不從,兩人又出去昏天黑地廝混了幾天才依依不舍地分開。這個寒假逸偉本打算和同學去青海走走,奈何囊中羞澀隻好在家守株待兔——等著別人送錢來。好不容易等到大年初一三姑六婆前來做客,又得忍受他們對學業和愛情的責問,為了旅遊經費也隻好全力敷衍。經過幾番周折和“竭力”推辭之後逸偉總算“勉強”收下了眾人的紅包,待拆開又氣得大罵一幫窮親戚吝嗇寒酸,這點錢別說青海,連青浦都去不了。

有錢的出遊,沒錢的夢遊。中國文化講究“倉廩足而知禮節”,同理就誕生了“飽暖思****”的觀點。天天大魚大肉為逸偉的荷爾蒙分泌提供了豐富的營養,莫名其妙就開始想起女人來,第一個浮現的就是思琦的麵容,但忽然又想起高中時暗戀三年的女孩,於是告誡自己不要“喜新厭舊”。可思琦的音容笑貌像是呼吸如影隨形,自己的手更像是長在了別人身上,不受控製地就要拿起手機開始刷思琦的朋友圈和空間動態,好不容易找到一個話題問她最近在家怎麼樣,想不想嚐嚐上海郊區的特產,對方卻像喝功夫茶一樣一點都不痛快,不是婉拒就是扯開話題。逸偉被搞得心煩意亂,想自己本身就不喜歡這個女人,她還這樣跟自己保持距離,隨他去得了。

大年剛過,逸偉實在悶得慌便和朋友在家鄉小鎮上閑逛。節後的街道像是二戰後的軍隊,很多人都回家了,商店關門,人煙稀少,顯得格外冷清落寞。兩人像是流浪漢一樣漫無目的地徘徊在小鎮的每一個角落。生養自己的小鎮,讓逸偉感到既熟悉又陌生:雖然鎮政府裏蛀蟲不少,但最近幾年,尤其是十一五規劃後的這五六年期間,小鎮就宛如是女人卸妝,隻一眨眼眨就已經模樣大變。

原本被拆了又重建的足球場,上麵依然有一群孩子在奔跑,但卻已不是當年的那群孩子。從前小鎮唯一的中心影院已經被拆除,正在建造的城市綜合體會有全新的IMAX和大型商場,但再也找不回小時候那種觀影前夕興奮地難以入眠的感覺。朋友提出要去兩人當年就讀的小學看看,卻意外發現那所學校已經被拆掉,而新的學校已經在小鎮另一端蓋起來。拆了就拆了吧,逸偉安慰自己:這也算是時代的進步,沒什麼好惋惜的。隨後又來到了中學門口當年那盜版碟一條街,發現這裏也已經拆掉,曾是狹長低矮的巷陌小弄,此刻隻留一片廢墟和幾台剝落了漆的挖掘機堅守崗位,還有那斷牆殘垣上留著的褪色海報,隱約可辨是當年周傑倫的《範佩西》。

逸偉想起自己初中的時候,那時候很多人都喜歡周傑倫但卻沒有錢買正版碟,於是每次有新專輯出來一群初中生就會來這裏淘盜版光碟。從《七裏香》到《肖邦》,從《心雨》到《彩虹》都“是屬於那個年代白牆黑瓦的淡淡的憂傷”。可如今這裏除了藤蔓也就隻有牆壁上用紅筆寫著的八個大字:“在此小便者死全家”。不知為何,逸偉心裏忽然生出一股失落感,不僅是為了那逝去的青春期,更是那些值得回味的情誼。那時的路還很窄,天還很藍,人還很矮,逸偉生來叛逆,那時候偷父母的錢來這裏買盜版電腦遊戲碟,偶爾發現貨架深處隱匿著飯島愛老師的經典大作,激動得要昏過去。可逸偉又天生猥瑣而內斂,換句話說就是有色心沒色膽,每次借著買遊戲光碟的名義來欣賞東洋藝術品封麵,想買卻又不敢買,直到初中畢業也沒能攢夠勇氣來付諸實踐。這次和朋友故地重遊也有完成“夙願”的打算,不想終究成了永遠的遺憾。

和朋友告別後逸偉獨自一人慢慢踱步回到小村,走過小鎮新建的綠地公園,聽見遠處鎮文化中心裏播放著廣場舞音樂,踩在散發柏油味的寬敞馬路上,夕陽在天邊將他的身影拉得又細又長。他忽然發現自己甚至還未來得及用照片留下家鄉昨日的紛紛攘攘,四周便已不是自己熟悉的點點滴滴。而那些未來得及明白的懵懵懂懂,也隻能成為回憶裏的朝朝暮暮——最後隻能化作青春的風風雨雨,在這天地間洋洋灑灑,然而時光已經回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