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醫學碩士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管理的改進方案及對策
醫學碩士研究生管理的問題既有研究生教育的內部發展中產生的問題又有其外部環境影響和製約的因素,兩者通常十分錯綜複雜地交織和糾纏在一起。因此,輔導員在麵對研究生教育管理中的問題時,除了首先要認真進行理論研究以解決認識問題以外,更重要的是如何尋求具有可行性的對策與方案。
3.1加強素質教育,注重醫德醫風教育
近年來,隨著醫院中的消極事件頻繁發生,無疑是對我們所提倡的實事求是、團結友愛、先人後己、助人為樂、無私奉獻、奮發圖強、艱苦創業等精神產生衝擊,使得醫學研究生們對救死扶傷的精神產生質疑,這將是培養新時期的優秀衛生事業人才的重要阻礙,因此提高醫學生素質刻不容緩。
加強黨員隊伍建設,充分發揮學生黨員的先進模範作用。針對醫學碩士研究生特點,從以下三個方麵著手:①通過開展醫德醫風和道德教育的知識講座,既可鼓勵學生黨員為同學們樹立良好榜樣,又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同時還可加強醫學研究生的職業道德和人文素質教育。②利用醫學生的醫學專業知識豐富及學生間了解較深更容易發現問題的優勢,對學生黨員可作為輔導員的助手,經過短期心理健康知識培訓,進行學生間的自我心理疏導,從而加強了學生間的溝通與交流,實現了對研究生心理問題的“早發現、早通報、早關心、早解決”,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惡性事件的發生。③近年來,研究生中積極要求入黨的學生比例明顯增加,在推薦優秀共青團員時可將心理健康和道德觀的考核也納入院係推優的標準之中,通過黨支部的建設,真正有效地促進了研究生德育工作的發展。
重視課程內容的設置,在安排好專業課基礎上增加人文社會科學內容[4],對於碩士研究生,素質教育是時代的要求,是關係到人才培養能否有效實施的關鍵。輔導員應針對醫學碩士研究生的自身特點,兼顧研究生年齡結構的多層次性和學科專業的分散性的特點,在第一學期(學年)的在校學習生活之餘,增強人文社會科學方麵的引導,尤其是對於心理健康方麵的學習,使得學生有意識地自我解決心理健康問題。
德國教育家第多斯惠曾說:“教師本人是學校最重要的師表,是最直觀的、最有教益的模範,是學生最活生生的榜樣。”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每個導師的精神境界、品格情操、職業操守、治學態度等都通過其言行舉止,潛移默化地影響著醫學生們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形成[5]。因此,利用導師的模範作用對學生進行醫德醫風教育是一個極好的嚐試。應多注重選擇醫德高尚且技術良好的醫生作為導師,充實於導師隊伍中,導師在與學生的朝夕相處中可言傳身教地去引導學生,更加利於因材施教,引發學生的共鳴,努力把學生培養成為一代新人[6]。
3.2管理模式網絡化,分群分組的管理體係
近年來,隨著電腦、手機的廣泛使用,騰訊QQ和移動飛信的普及和功能的改進完善,校園信息化、網絡化成為勢不可擋的趨勢。尤其是各大院校普遍存在研究生和輔導員增加比例失調,各大實習醫院存在分布地區不一的現象,使得重要信息僅僅依靠同學間相互告知、告示欄通知的效率低下。這時以班級為單元的通過QQ群和飛信群實現信息傳遞的網絡式管理模式應運而生。這是一種將電腦互聯網和手機短信有機結合,在原有研究生班級基礎上,由輔導員、係幹、班幹為主建立一個係級群,再進一步以班長為中心建立各班的班級群。在管理過程中,通過係級群召開院係學生幹部會議、進行相關問題的討論,並由班長通過各班的班級群將信息及時發送給各班所有同學。同學們能夠擺脫時間和空間的限製,信息在群內發布後,在線的研究生無論身在何處,都可以馬上收到,進行討論和信息反饋,而輔導員也可以在線進行提示和總結[7];而由於各種原因無法接受信息的研究生,也可以在事後及時打開手機短信或登陸 QQ 查看記錄,了解討論過的信息,然後再發表意見[8],有利於形成民主和諧的氛圍。這樣輔導員既可第一時間發現管理中出現的問題,又可實現工作時間、地點的機動性。在形成網絡式信息群的同時,還成立了以同一實習基地、專業為單元的研究生組的日常管理體係。將研究生按實習醫院、專業分為研究生組,8人一組,組內推選1名研究生為組長,負責本組研究生的學術研究和日常管理,同一個班級的相互聯係。設立研究生組之後,除日常管理外學院可以組織開展研究生學術講座,進行學術交流,大大豐富了研究生業餘生活,提高了研究生管理的效率,也使得原有班級的組織能力和管理職能大為增強[9]。